“反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转而寻求传统的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享用了交通、信息传递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否则,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的人不可能走到一起。
安南在2000年4月发表《千年报告该报告》,在第一部分重点谈及全球化问题,认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原因在于:
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
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张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
深层次原因分析1、在世界范围看,新的全球矛盾仍然是穷者与富者的对立。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危险性是资本的统治、技术的统治与少数集团、少数国家统治,即全球民主丧失下的全球治理。因而新的世界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如果全球化最后导致的是全球大多数人们没有得到利益,甚而失去家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那么全球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2、全球化使得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问题空前突出。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多元文化、认同、文明如何与单一经济共存是一大世界性挑战。
3、“反全球化”力量多为那些在全球化中最没有竞争力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边缘化的最不发达国家与民族(族群、部落)、被排斥的人群、试图保护自己的特性不受影响的团体与个体等等 。政府与公司不得不增加全球化的人性面,特别是善待全球化中的少数者问题。
反全球化的主体可概括为反全球化者,它包括反全球化人士和反全球化组织。第一, 一类相当突出的反全球化力量, 是那种旨在维护以至弘扬本文明、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宗教文化运动, 它们抵抗全球化大潮中主导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的侵蚀和支配。
第二, 以跨国公司和美国的经济文化实力为主要靶子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或意识形态。
第三, 由于全球化威胁或剥夺其就业而反对全球化的发达国家部分劳工,他们构成那里劳工界的反全球化运动及其社会基础。
第四, 社会主义等“左派“力量、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成分构成的部分反全球化运动。
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
主要表现形式1、原始主义
将人类的历史看作是以往那种美好状态的衰落,就是人们最初的状态是最好的,然后慢慢人类历史就走下坡路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倒退论的观点,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不受到别人的侵扰。
如,芝加哥有这样奇观,大街上汽车跑,四轮马车也跟着跑。这些人都是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妇女包着头巾,不学别的就学本民族的语言、本民族的文化,上本民族办的学校,不和外族通婚,也是怕别的文化侵扰到他们。如果和外族人通婚,就要被赶出部落。
2、社会改良主义
社会改良主义并不从根本上反对全球化,它反对的是西方国家现行的全球化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改良主义强烈地反对世界银行、世界货币组织、WTO等国际机构,包括是一些国家的全球化政策和策略。认为,当今世界的两极分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全球化政策和策略造成的。要求这些国家调整他们的全球化政策和策略。 如绿党,他们有一系列的主张,比如说反对市场经济、反对物质主义、反对消费主义、反对垄断、反对核威慑等等,主张生态经济、宣传和平主义思想,倡导社会公平原则,这些也都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全球化政策和策略。如今绿色政治思潮在欧洲政坛上影响很大,绿党已经占了欧洲议会的很大席位。
3、民族主义
本意是要反对西方价值观的入侵、普遍化扩张,但却走向了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北朝鲜是一个典型。
4、原教旨主义
是主张按照某一套原教旨主义重新组织全部社会生活的集体行动形式。反对的是一直以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反对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所建构的全球性。原教旨主义实际上是想用自己所主张的那个价值观的普遍化扩张,来对抗全球化中西方价值观念的普遍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