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志愿军先后从国内组建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及5000名铁路员工入朝,从事修建铁路,改造和完善朝鲜北方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作战物质储备。
1953年初,志愿军铁道工程部队奉令向开城开进,抢修新木到开城的100多公里铁路。
部队首长在作动员时,把这个任务取名为前进抢修。
部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行军,来到临津江边。开城这段铁路靠近板门店,在交换战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为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修复这段铁路,美国的空军加大了轰炸力度,昼夜不停。
夜间的地面目标不好找,美军就时常投下照明弹寻找,也派遣南朝鲜的特务装扮成朝鲜的老百姓,在志愿军部队和重点目标附近,用手电筒给飞机发信号,指示轰炸目标。
这给志愿军晚间的行动带来很大干扰,有时也造成很大损失。
因此,抓特务也成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群众的一项任务。发现敌特,志愿军和朝鲜老百姓就把整个山头围起来,一步一步向上搜索,使特务无处可逃。
后来,志愿军杨光和回忆到,他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行动,他们团还抓获了几个南朝鲜军特务。
在当时,杨光和所在部队负责桥梁维修。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下,要打开冰窟窿,跳到水中去打木桩,这个时候全靠酒壮英雄胆了。
志愿军用水壶里装着酒,喝一口酒,就往冰窟窿里跳,冻得牙齿直打颤,身子冻得发紫,每次下水,只能坚持10多分钟。
杨光和后来回忆说:在当时的战场上,没容你有过多的考虑,想的只是如何消灭敌人,也只有消灭了敌人,自己才能活下来。
在临津江,有两次危险让杨光和难以忘记。
有一次,他与几个测绘兵坐吉普车前往开城的途中,遇到敌机的轰炸,没地方可以隐蔽,只得往前开。一个炸弹投了下来,落在他们边上几米远的山上爆炸了。
见此情景,杨光和还开了句玩笑:美国空军有什么了不起,投个弹也投不准。
还有一次,他和田锦福等3名战友在一座30多米高的桥墩上搞测量,刚摆开测量器材不久,美军的轰炸机就来了,撤下来隐蔽是来不及了,3人只好趴在桥墩上。
他们在桥墩上趴着,炸弹不断地在身边爆炸,弹片虽然伤不着他们,但桥墩随时有被炸垮的危险,敌机的机枪扫射也时刻威胁着他们。
杨光和说,曾有两架敌机盯着他们来回两次扫射,但没伤着他们一根毫毛。敌机匆忙投完炸弹就飞走了。事后,团里给杨光和他们3人都记了三等功。
杨光和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另外值得骄傲的是,他们的团长杨柯从朝鲜战场回来后,还出了部长篇小说《炸不断的运输线》,专门写抗美援朝中的铁道兵的。
铁道兵和工兵部队以战斗的姿态,对朝鲜北方的交通网络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新建铁路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至4月10日,建成龟城至价川段、价川至殷山段铁路,整修和加宽公路560公里,使三大铁路干线联为一体。既减轻了新安州、西浦、价川三角地区的运输压力,又解决了在反登陆作战中一旦邻近西海岸的京义线被敌切断后我军物资供应和兵力机动的问题。
同时,还抽调了1个步兵师和工程兵部队一起,新建纵横公路各4条。
另外,志愿军还架设桥梁47座。
以上铁路、公路的修建,使我军交通运输困难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提高了作战物资的送达和储备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