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在其领土上新成立了四个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时其部分领土被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和南斯拉夫占领。
1867年2月,匈牙利获得自治,同年6月奥地利帝国正式改组为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政合国,1867年后匈牙利从法理上已经脱离奥地利帝国独立,但两国的外交立场保持一致。1918年一战战败后解体。
2、相关历史:
奥匈帝国,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欧洲列强之一。
奥匈帝国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在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黑手党的激进民族主义分子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奥匈帝国在战争期间属于同盟国阵营,同盟国最终于1918年战败。
战争期间,奥匈帝国的政局空前动荡,由兴起于欧洲中部地区的古老的皇室联姻合并而来的旧帝国抵抗不过境内独立运动的风起云涌,终于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
(4)奥地利铁路局扩展阅读:
虽然奥地利帝国首都一直都在维也纳,但奥匈帝国在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却是布达佩斯。匈牙利王国境内享有很大程度的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自治权,但外交、国防、汇率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协同一致,统一由帝国的中央政府处理。
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
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
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蒂·米克洛什成为执政者。
从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