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病毒病由病毒引起,在田间由蚜虫传毒。大白菜6-7片叶以前的苗期最易感病,称为感病的敏感期,也是蚜虫传毒的危险期,即有效传播期,在这期间,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其后再感病,则发病较轻。大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地温高或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活动,但却使大白菜根系生长发育受抑,抵抗力下降,此时易发病。另外,播种早,蚜虫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不通风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第二年春天,主要靠蚜虫把病毒传到春季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
大白菜病毒在窖藏的白菜越冬,或者在田间的寄主植物活体上越冬,还可在越冬菠菜和多年生的杂草的宿根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主要靠蚜虫把病毒传到春季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
病毒在窖内贮藏的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株上越冬,也可以在宿根作物如菠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春季传到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经夏季的甘蓝、白菜等传到大白菜和秋萝卜上。蚜虫是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的主要传播媒介,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及棉蚜等都有传毒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汁液的接触和田间农事操作传播。
病害发生与寄主生育期、品种、气候、栽培制度、播种期等因素密切相关。大白菜苗期易感病,一般6-7叶期前的幼苗易感病。植株在此前感染,特别是苗期遇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粉虱的繁殖和迁飞、传毒频繁,同时高温干旱不利于大白菜的秧苗生长发育,植株抗病力下降,温度高,病害的潜育期也短,有利于病害的早发、重发。
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
大白菜病毒病在周年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能不断地从病株传到健株上引起发病。蚜虫在病株上短时间吸食后即具有传毒能力。病毒随着蚜虫取食,通过口器机械地传人健株内。有翅蚜比无翅蚜活动能力强、范围广,传病作用也较大。有翅蚜发生和迁飞的时间与病毒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病株种子不传病。
病毒在窖藏的白菜、甘蓝的留种株上越冬,或者在田间的寄主植物活体上越冬,还可在越冬菠菜和多年生的杂草的宿根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主要靠蚜虫把病毒传到春季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
主要靠蚜虫把病毒传到春季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
除为害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菜、芥菜、芜菁、甘蓝、花椰菜、萝卜、西洋菜等外,还能侵染菠菜、茼蒿以及荠菜、车前草等杂草。病毒失毒温度55-60℃,稀释终点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24-96小时,粒体线条状。潜育期9-14天。一般气温在25℃左右,光照时间长,潜育期短;气温低于15℃,潜育期长,有时呈隐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