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是一种检查手段,举个例子,针对白血病患者,医学上为了了解患者的骨髓情况,通常就会采取骨髓穿刺这种方式,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对骨髓穿刺是有误解的,比如将其理解为抽脊髓,其实不是的,那么做骨髓穿刺可能会产生哪些副作用呢?
第一、骨髓穿刺副作用
1、骨髓坏死
在生病期间,体内的很多血液细胞会大量坏死,这个时候骨髓液非常稀薄,而且在穿刺过程中会导致无法诊断发病原因,进而也就查不出病情的状况,所以随着血液细胞的坏死会导致体内的骨髓坏死,从而威胁人的身体健康。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很少的,几乎是千分之一的机会,所以也不必那么害怕。
2、局部出血
由于在手术过程中要用骨髓穿刺针进行抽取,所以可能会接触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导致穿刺到其它部位,然后出血,进而会危及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手术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3、部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遭到感染,但是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会遭到细菌的破坏,致使将细菌携带到人的体内,细菌就会在身体里面滋生,然后受到感染,所以在手术时要注意自己的环境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第二、骨髓穿刺失败原因
由于少数患者因病情特殊也会造成骨髓穿刺失败,原因有:
1.骨髓坏死
有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的同时,也伴发大量溶解、坏死,称为骨髓坏死。此时骨髓液十分稀薄,涂片观察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细胞,而只留下残存的破碎细胞,无法辨认,也无法诊断。好在此种情况非常罕见,数百次穿刺,仅可能发生1次。
2.干抽
(1)细胞过度增生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过度增生,细胞十分拥挤,彼此间相互牵拉而难以通过负压抽出,称为“干抽”。
(2)增生低下或伴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白血病细胞的绝对数也明显减少,称为“增生低下”,或同时伴纤维组织增生,即所谓的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也可发生“干抽”。
上述后2种情况均可改用骨髓活检解决问题,改用一根稍粗的骨髓穿刺针,其前端带有能勾取骨髓组织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和骨髓穿刺大体相同,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勾取的骨髓组织可同时涂片,固定后做成病理切片,都能做出诊断。
第三、认识误区
有人将骨髓穿刺误认为“抽脊髓”,即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以为这可引起截瘫。实际上二者不是一回事,穿刺的部位完全不同。腰椎穿刺的部位是脊柱(大脊梁骨)的腰部,即从腰椎骨的间隙进针。实际上只要掌握要领,规范操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非常安全的。
骨髓穿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取材不满意”,最多的原因是穿刺针未真正进入骨髓腔,所抽取的内容实为附近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或虽进入骨髓腔,但抽取内容物过多,即将骨髓腔内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的外周血液和骨髓液混合,造成骨髓液的“稀释”,俗称“混血”。上述2种情况造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就犹如血涂片的成分。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领,包括正确定位、保证穿刺针在骨髓腔内,以及抽取内容物勿过多混血,同时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惧心态,配合操作,绝大多数骨髓穿刺都能顺利完成,并且十分安全。真正发生麻醉意外(过敏)、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是十分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