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污染细胞指的是在细菌培养的过程当中,发生支原体感染污染的情况,这在培养细菌的过程当中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常常会影响检查的结果。支原体是最小的一种病原体,它属于原核生物,在进行细菌培养的时候,不注意就可能会被支原体出现感染细胞的情况。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所注意。
污染介绍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仅为0.2~0.3um,无细胞壁,可透过一般过滤膜(0.22-0.45um)的原核生物,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达到63%,因而细胞培养过程中被支原体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细胞(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细胞内的DNA、RNA及蛋白表达发生改变,而细胞的生长率一般并未发生显著的影响,因而细胞被支原体污染一般难以察觉。
检测方法
一般根据支原体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1.试剂盒检测法:目前已有专门做支原体检测的试剂盒,可以用细胞滴片进行检测。2.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征:支原体污染比较严重时可出现生长减慢,有的培养基pH明显变酸,并出现细胞病变,以此可依次对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但有些情况下支原体污染引起的病变特征与病毒感染相似,因此不能准确诊断。3.分离培养法:大多数支原体可出现特有的典型菌落。因而可依次尽心检测,该方法准确、可靠,但时间长,敏感性不够高。4.DNA结合荧光素染色法:利用荧光染剂(bisbenzimide,Hoechst33258)侦测支原体污染。荧光染料会结合到DNA之Adenosine-Thymidine(A-T)rich区域,因为支原体DNA中A-T含量占多数(55~80%),所以可将其染色而侦测。被支原体污染之细胞经染色后,在细胞核外与细胞周围可看到许多大小均一之荧光小点,即为支原体之DNA,证明有支原体之污染。
5.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电子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或者免疫电镜下对样本进行观察,此法较准确,但受条件限制,时间长,敏感性不高。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简便、快速、特异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