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大部分人都有患过心肌炎的经历,只是症状表现明显和不明显。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反应,一般包括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两种类型,常见的症状有发热、腹泻,严重会心律失常、衰竭,甚至休克,那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病因
心肌炎常由普通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导致,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病毒。非感染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介导性疾病(变应原、同种抗原、自身抗原);(2)中毒性(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物质、物理损伤等)。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其他因素少见。
疾病表现
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程度,少数可完全无症状,轻者可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表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单依靠临床症状来诊断心肌炎的可能性较低。根据临床表现类型分型,心肌炎分为轻型、亚临床型、隐匿进展型、急性扩张型心肌病型、房室传导阻滞型、酷似心肌梗死型及猝死型。
诊断
心肌炎在国际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多采用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辅助检查来确诊。2013年欧洲心脏病年会(ESC)首次提出临床拟诊心肌炎的标准:
临床表现
1)急性胸痛;
2)数天至3个月新发生的心衰或心衰症状;
3)心悸,无明显诱因的心律失常、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4)不能解释的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
1)心电图改变: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2)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或T升高;
3)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磁共振)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4)心脏磁共振证实心肌组织学的特征:T2WI示心肌水肿和(或)心肌延迟强化扫描呈强化信号。
5)疑似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有≥1个临床表现并有辅助检查≥1项辅助检查异常者;若无临床症状,则需符合≥2项辅助检查异常者;同时均应排除其他疾病。临床疑似心肌炎患者建议入院进一步观察及检查,心内膜心肌组织活检确定诊断。
急性心肌炎的诊断
排除性诊断,在排除病因、诱因后,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1)不能解释的肌钙蛋白升高;
2)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损伤;
3)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MRI)示心脏功能正常。
4)无症状患者归为亚急性心肌炎。
5)符合亚急性心肌炎的标准并伴急性心力衰竭、胸痛、晕厥先兆或晕厥、心包炎,则诊断急性心肌炎。
6)组织学检查显示为心肌炎,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