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历史人物的好与坏、功过是非其实和他所属的历史时代有关,不管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他都有他的历史局限,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必须在现代的基础之上,加以当时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客观、公正的判断武则天的好与坏、功过是非。
首先,先介绍先武则天,有助于更好地判断。武则天,名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唐高宗时,她做了皇后。高宗病逝后,她又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执政。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功绩
1、 巩固政权,改革发展科举制。
武则天从刚开始临朝执政时起,就遭到了统治阶级皇室贵族的反对。她为了在政治上打压他们,也为配制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统治,武则天改革科举,扩大每次考取名额,还在官吏考试中首创了密封糊名制。她除了重视考核选取文官外,还考选武官,创投武举。他重视选拨人才,尤其重视进士科,给新兴的庶族地主开辟了参政的道路,为一般地主阶级有更多参政机会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2、 广开才路,招揽人才,整顿吏治。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她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并破格任用。正是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才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资治通鉴》对其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3、 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武则天非常重视纳谏, “广言路”、“杜谗口”,垂拱二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群臣上书言事 。诚心接受大臣意见,并命令大臣们对朝政得失大胆提出批评。提出了减轻赋税、振兴农桑、广开言路等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4、 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对于均田制瓦解,民户逃亡现象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5、重视古建筑,促三教融合发展。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
6、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丝绸之路畅通发展。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武则天为保障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积极收复安西四镇,使唐朝与欧洲的东罗马帝国联系在一起;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使唐朝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的国家连接在一起。
·武则天的过失
1、 任用酷吏,残害大臣。
武则天西先是对其反对当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韩媛等名臣进行贬杀,对其他们的家族也进行清算,造成了一些冤案。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
2、大修土木,给社会生产造成损失。
均田制瓦解,民户的逃亡,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此时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又大修庙宇,建造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破格用人,用错人,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
她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她这些做法在政治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影响,认为女子不该掌握政权当皇帝,骂他是“牝鸡司晨“。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我认为她的功大于过。武则天敢于冲破种种做了中国女皇帝,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