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汤的名人有汤鹏、汤惠休、汤思退 、汤和 、汤显祖。
1、汤鹏
字天池。清顺、熙间铁画艺人。祖籍徽州,迁居江苏溧水。幼年来芜湖学铁工,及长,自营铁业作坊,初制单枝铁花和饰有内裱绢纸的铁花灯供敬佛之用,后将二者揉合为一体,创制铁画。
能揉铁作花竹虫鸟,曲尽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铁画问世后,人皆珍爱之。曾从萧云从学习画枝,受萧指点,技艺益精,名噪一时。
2、汤惠休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字茂远。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钟嵘《诗品》作“齐惠休上人”,可能卒于南齐初。
汤惠休诗作今存11首,以《怨诗行》最为著名,富于民歌气息。诗中“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等句,自然真切,颇具情致。
其他诗作亦颇受“吴声”、“西曲”及《白□歌》影响,多写儿女之情。所以与他同时代的颜延之以为是“委巷中歌谣”;《诗品》斥之为“淫靡”。其实汤诗笔力虽较纤弱,却无不健康的内容,其诗风华美流畅,在宋齐间颇有影响。论者多以“休鲍”并称,然而其成就实不足与鲍照相颉颃。
《诗品》载,汤惠休曾谓颜延之诗“如错采镂金”;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终身病之”。可见汤惠休论诗主张自然而不喜过于雕饰。从现存作品看,其诗风亦与此论相符。其诗收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3、汤思退
汤思退(?-1164),南宋臣。字进之,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正字。附秦桧,官至知枢密院事。隆兴元年(1163),符离师败,力主和议,许割海、泗、唐、邓四州,为言者所论,旋贬居永州。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论其奸邪误国,请斩。忧悸而死。
4、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5、汤显祖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历史上姓汤的名人有哪些
说起汤姓的名人,我第一时间便想起了明代戏曲家汤显祖。
汤显祖出生于江西,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文学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家族底蕴浓厚,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自然也就从小便激励着汤显祖。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才学十分出众,可谓是少年英才。可惜生不逢时,原本应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他却遇到了腐败的明代官场。他因为拒绝了当张居正儿子的陪衬而被打压。汤显祖为人清正,十分厌恶这种腐败的风气,也导致了在张居正当权时期,他无数次的被打压。即便张居正死后有别的人来拉拢他,他也从未答应。最后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三十四岁时考中了进士,由此进入了官场。他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与很多戏曲家文学家都有交流,汤显祖也趁着这个机会如痴如醉的研究学问。他本人也十分锋芒毕露,藐视权贵,因此也常常得罪一些名人,最终远离官场,晚年归隐。
他十分重视创新而反对一味遵循旧例,对于古代文学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从不被条框束缚。比如他曾经发表过很多对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他本人认为内容比形式更为重要,只要作品的意趣神色到位时,那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的迎合声律。而且他也针对戏曲演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比如认为演员要体验生活、体验角色、在生活和艺术上严于律己等等。可见汤显祖是一位对戏曲有独到见解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艺术家。
汤显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均以爱情为主题且与梦相关,因此被称作“临川四梦”。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牡丹亭》一作。甚至有着“《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