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中的传奇国宝——先秦石鼓。
但此鼓非彼鼓,它形如鼓状,大小不一,每座重约2吨,身上以大篆刻着记叙秦公游猎的10首诗句,原有718字。石鼓虽不过为花岗岩石材质,但因历史久远,又有文字篆刻,被不少君王视为庙堂重器。
自明清以来,石鼓上的文字拓本“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但贵重如斯,10座石鼓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也不过一叶,随波浮沉、命运无定。
唐初石鼓在陕西天兴(今属陕西宝鸡)现世,悠久的历史、神秘的篆文,石鼓成了当时欣欣向荣的大唐王朝受命于天的证据。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石鼓没挡住安史之乱的鼙鼓。盛唐凋敝,石鼓也被人埋入地下“避祸”,因此散失。
到唐宪宗时,天下稍安,石鼓被重新发现。矢志中兴大唐的韩愈,激动不已。他宣扬“文以载道”的古文,石鼓上的诗文,是韩愈心中的旗帜。
韩愈重视石鼓,他自己却未受重视——将石鼓迁入太学并重视研究的提议泥牛入海。在《石鼓歌》中,他高唱“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歌声和着长安的夜风飘过九重宫阙,充满了他从兴奋到失望的悲愤。
数年后,经多方努力,石鼓终于被迁入凤翔孔庙。但好景不长,大唐崩亡,五代丧乱,孔庙被毁,石鼓丢了。
到宋仁宗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天下号称百年无事。“砸缸”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时任凤翔知府,将找回的9座石鼓安置于当地府学,却始终找不齐10座。1052年,第10座石鼓终于在一个小村里被找到。彼时,其上部已被削去,一部分被乡民用来舂米,一部分则成了村里屠夫的磨刀石。
石鼓团聚,此后被送入皇宫,美坏了“艺术天子”宋徽宗。他为石鼓全文填金,以示荣宠。而正是这些金子,让它在靖康之变中,被攻破开封的金军盯上。金子自然被人剔出来取走,石鼓则被弃置荒郊。
命不该绝的石鼓后来又被人找到,并送进官学机构。历经元、明、清三代风雨,受过康熙乾隆的荣宠。只是几经波折,石鼓文字磨损严重。宋代时存字465字,元代时减为386字,至清代仅余325字。
坎坷仍未终止。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石鼓共赴国难。1933年,故宫博物院决定护送一批文物躲避战火。
可石鼓运不运呢?
按规定,当时,宫中在千斤以上、高到一丈外的物品,均不在装箱之列。据当时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庄严回忆,他曾装箱的大件青铜器、瓷瓶,最重百斤上下、三四尺高,而石鼓每座重逾两吨,装箱后高过人身。
必须运!可怎么运又成了问题。
在石鼓包装之前,用极薄软的棉纸蘸水浸湿,然后用镊子把湿软的棉纸塞进石鼓的裂缝里,仅这道工序就用时近一月。继而把石鼓用薄棉花层层覆裹,一直包上四五层,以浆糊黏好再用细麻绳捆扎,而后外面再用厚棉纸裱糊,用粗麻绳捆牢,再包上三四层棉被,用粗麻绳扎紧,装进特制的木箱,以稻草覆盖,最后用钢条绑扎封死。
此后随着战火绵延,石鼓辗转上海、南京、四川、重庆,再在抗战胜利后复归南京,14年动荡之中,正是得益于这充满智慧与心血的包装,石鼓毫发未损。
晚年庄严回忆说:“为石鼓装箱,是生平得意大事之一。”
20世纪50年代,人民的故宫博物院里,先秦石鼓重见天日。
先秦石鼓传奇,传奇在帝王将相多将其作为盛世的装饰,却终不免沦落泥尘、饱受坎坷;但每逢绝境,却又总有人挺身而出,令它绝处逢生、重放光彩。
无利可图,为什么?因为忠魂不绝。韩愈为之作歌、司马池为之奔走……抗战中舍命守护石鼓的故宫人庄严对石鼓魂牵梦萦,却被海峡分隔不能相见,逝世前仍呢喃着“北平”二字。
非金非玉,为什么?因为他们深知这是一个民族能够战胜时光、绵延不绝的精神象征;这更是一个国家敢于踏破艰险、走向复兴的文化自信。
孔子周游,被匡地的居民误会围困,十分危急,弟子们心急如焚。而孔子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放在今天,就是:使命在身,万难不惧,踏破艰险,一往无前。
石鼓无言,所言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