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墨客及政治家,因主意政治改革,冲撞到贵族大年夜臣们的好处,遭到排斥跟放逐,最后楚国被秦国克服,屈原悲愤难耐,跳入汨罗江,以身就义,老明日平易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年夜吉大年夜利之象。其来源涵盖了陈旧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包含着深奥丰富的文化外延;在传承开展中杂糅了多种平易近风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年夜礼俗,这两大年夜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3、端午节,本是先平易近创建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代的楚国墨客屈原在蒲月五日跳汨罗江自残,其后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来源于上古先平易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气;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南方华夏,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4、端午节与春节、明朗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年夜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度跟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度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结合国教科文构造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当选世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