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由来

发布时间:2024-10-31 09:14:01

1、早在年纪时代,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2、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增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3、南北朝时代,呈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外形呈现锥形、菱形。

4、元、明时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其后又呈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呈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愈加丰富多彩。一直到明天,每年蒲月初,中国明日平易近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样品种更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