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郁郁而终的伟人有谁

发布时间:2024-10-29 20:31:01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7)

名平,别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生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年夜夫,怀王时,主意联齐抗秦,选用贤达,但受贵族排斥不见用,遭靳尚等人诋毁,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标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年夜夫谮言而放逐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度灭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逝世。其忌辰成为先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 「端午节」。重要著作有《离骚》、《九章》、《天问》等赋,对后辈文学影响极大年夜。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代最长的一首抒怀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方活泼,言语瑰丽,夸大年夜英勇,诗中融入大年夜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崎岖,千变万化,宏伟奇不雅。屈原发明白骚体,即「楚辞」为后代墨客的创作开辟了无穷的空间。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国巨大年夜的哲学家孔子是中汉文化头脑的集大年夜成者,儒家学说的开创人。他的哲学头脑倡导「仁义」,「礼乐」,「德治修养」,以及「均以平易近为体」。儒学头脑浸透中国人的生活,文化范畴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余地区的一大年夜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年纪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生于败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创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君子暗害,弃职,后率弟子环游各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持续讲学,收拾古籍。《论语》20篇,是孔后辈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孔子生活在年纪时代,那是一团体才辈出的年月。固然事先的统治者不采取孔子的学说,但是在他逝世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代,儒家学说遭到褒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同一中国。他采取法家的倡议,命令「焚书坑儒」。认为如许就可能整洁学术,同一头脑。但是,秦始皇的尽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端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代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代曹魏有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年夜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先人因其文学上的成就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浑跟词藻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存在“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点,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世界才有一石,曹子建独有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墨客、中国诗歌抒怀品德确切破者,在诗史上存在“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可谓“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跟迫害,屡遭贬爵跟调换封地。曹丕逝世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多少次上书,盼望可能掉掉落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愁闷 而逝世,年四十一岁。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年夜墨客,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墨客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代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沦陷,杜甫把家安顿在鄜州,单独去投肃宗,半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其后他叛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为忠言切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情势把他的见闻实在地记录上去,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跟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年夜北跟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国平易近避祸,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反叛,他漂泊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逝世,他再度流散,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逝世在湘江上。杜甫逝世后,他的家人有力埋葬他,直到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才把他的尸体埋葬在首阳山下.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有名将领。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其母是李楷固女。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加安定安史之乱。干元二年(759)七月,任世界兵马副元帅,参加弹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夫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逝世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未多少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时期,采取积极办法,召集流亡,练习部队,嘉奖耕战,袭击贪污豪强,留神安定平易近生。毕生坚定主意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事先的政治军事局势,对夸大年夜金兵力量、宣传让步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批驳;请求加强作战筹备,鼓励士气,以恢复华夏。他所提出的抗金倡议,均未被采取,并遭到主跟派的袭击,曾临时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未多少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度同一的爱国情怀,倾吐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下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停止揭穿跟批驳;也有不少吟咏故国国土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忱弥漫,大年夜方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陆游(1125-1210)

字务不雅,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墨客。陆游少小时遭到父辈的陶冶,怀报国之志。29岁时考中进土,因主意恢复华夏,被秦桧免除。南宋孝宗时被起用。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年夜的幕中担负军职。他亲至前沿不雅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采取。又因故乡不但复,遗平易近于水火之中,心坎非常苦楚,常常“脱巾漉酒,柱笏看山”,又不谙官场的礼法,遂遭“不拘礼法,待酒颓放”的讽刺。因此,自号“放翁”。

宁宗时,韩姹胄邀他修二朝实录,一度复出,并写《南园记》,鼓励韩姹胄持续其祖父韩价遗志。

韩姹胄团北伐掉败,被主跟派杀逝世,陆游也遭到非议。斯时陆游已年逾八旬,贫病相煎,固然屡受袭击,然爱国之心不衰。

1210年1月26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他怀着悲愤分开了人间,享年86岁。

其他如陆抗,阮籍,嵇康,宇文宪,高长恭,檀道济,李白,李泌,刘禹锡,白居易,岳飞,苏轼,姜夔,张炎,海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