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0 09:46:01
中医治疗心肌缺血效果会更好,没有任何副作用,目前散寒活血,宣痹通阳、豁痰散结,通阳泄浊、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滋阴补血,活络止痛等都是比较好的中医疗法。
1)寒凝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感寒益甚,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伴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活血,宣痹通阳。
2)痰浊闭塞:
症状:胸部憋闷沉重,痛引肩背,多为体胖之人,伴见头晕腹胀,恶心纳呆,心悸气短,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多弦滑或沉迟。
治法:豁痰散结,通阳泄浊。
3)瘀血阻滞:
症状:暴怒之后卒然心痛剧烈,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伴胸闷气憋,心悸气短,唇青舌暗有瘀斑,脉沉涩、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4)阴血亏虚:
症状:心胸烦闷而痛。头晕口干,五心烦热,尿赤便干,舌深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结代。
治法:滋阴补血,活络止痛。
5)阳气虚损:
症状:心胸满闷而痛,动则尤甚,畏寒肢冷,面白唇暗,体倦乏力。气短自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结代。
治法:温阳益气,活络止痛。
心肌缺血多发生在40岁以后,平均患病率约为6.4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查。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