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 >中耳炎咋办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0-30 12:42:01

中耳炎咋办

中耳炎咋办?

浏览 1385938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0 12:42:01

中耳炎是一种婴幼儿比较容易患上的耳病,一般主要可以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类型,病因细分的话还可以详细的进行分类。因为孩子的年龄小,身体抵抗力差,而中耳炎的症状又会给孩子产生很大的痛苦,这让做家长的十分头痛。那么,中耳炎咋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2)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中耳炎注意事项

1、游泳时姿势不对、洗澡注意防止感染

游泳时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游泳时擤鼻不当,或潜水、仰游时的方法不好,都可使水从鼻腔侵入中耳,应该避免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初学跳水如果没有掌握好头部姿势,使耳对着水面跳下,可压破鼓膜。因此游泳时须注意正确的姿势,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发炎,洗澡时也同样要注意。

2、预防感冒积极锻炼身体

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是诱发中耳炎的一大病因,生活中要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3、尽量避免噪音环境

随着数码产品的日新月异,耳机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公交车上、地铁上,插上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对耳朵造成组织性的损伤,严重时听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并发症,易成中耳炎的一大隐患,尤其外界声音很大的时候,人们习惯性把耳机音量调得很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和中耳炎不期而遇。要想预防中耳炎,就要远离耳机,让耳朵清静。

4、少掏耳朵、正确地擤鼻

尽量别用尖锐的物件掏耳朵,以免划伤耳道引起感染。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为这样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鼻涕可向后抽吸,由口吐出,或将手帕放在鼻前孔,轻轻地将鼻涕擤出;亦可轻捏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5、日常饮食宜清淡

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注意休息。

6、给孩子喂奶时要小心

婴幼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而且纤毛运动能力低,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进而引发中耳炎。咽鼓管是联接中耳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呈弓形弯曲状。咽鼓管分为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咽鼓管软骨部在静止时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哈欠、张口、歌唱等动作以及中耳鼓室腔的压力超过0.98~1.47kPa时,咽鼓管咽口的相关肌肉收缩,可使咽口开放,空气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以调节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以保证鼓膜对声波的灵敏振动和正常传导。咽鼓管粘膜为纤毛上皮,纤毛的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故有利于鼓室分泌物的排出。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