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古时放风筝有什么含义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0-31 07:35:02

古时放风筝有什么含义

古时放风筝有什么含义?

浏览 1952414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1 07:35:02

1、古时放风筝的含义是“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古时的风筝又叫做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并且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意思是放走灾祸。

3、放风筝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潍坊市被称为风筝之都。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