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1 09:54:01
1看关键词
(1)凡看到“曰”字者必定是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要加冒号和前后双引号。如上文:滕文公问曰:“……”孟子对曰:“……”。
(2)也,乎,矣,哉,耳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表达某种语气,他可以提示句子结束的位置。如“……能及也”“……可为也”“事齐乎”。又如“夫”“盖”常位于句首作发语词。而“故(是故)”常位于分句之首,表示顺承关系。而“岂”常位于句首表反问语气。
(3)看称谓。对人物的称谓常作主语或宾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上文中滕文公、孟子都是主语,位于句首。
(4)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嘻,噫等感叹词都独立使用。
2利用修辞断句
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3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4借助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