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1 11:04:01
1、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2、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3、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夜晚23:00~01:00,正子时为午夜24:00,相对于 正午时中午12:00。
4、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眛旦。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