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31 12:47:01
传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的由来。每年端午节要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通过划龙舟、包粽子等热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中国的传统佳节。
说到端午节吃的粽子,它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又叫做“角黍”、“筒粽”,每到端午这一天的早晨,家家户户会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呢会提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除了包粽子的习俗,端午节时小孩还会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的功效,实际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人们还会上山采药,在江淮地区,家家会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还有的地方有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点雄黄酒等习俗,这一系列热闹的端午活动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节日传统。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