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01 21:57:01
产后,母亲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但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一般把产后1~12天的乳汁称作初乳,产后13天~1个月的乳汁称作过渡乳,以后直到断奶前的乳汁称作成熟乳。母乳的这种质与量的变化,正好是适应了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以及身体需要。
有些产妇把产后1~2天内乳房分泌的淡黄色的乳汁挤出来并且丢弃去,再哺喂新生儿。在他们看来,这种乳汁稀而且淡,喂初乳是没有必要的,当然要挤出来扔掉。而事实上,遗弃初乳不仅没有道理,而且十分可惜。
初乳内含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可以保护婴儿身体健康。在胚胎时期,母体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因而新生儿体内抗体量很少。而且新生儿自身还不能产生足以抵御疾病的抗体,初乳提供的抗体便显得十分重要。产后12天以内的初乳对预防新生儿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极有帮助。初乳中还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锌等,是婴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另外,初乳还含大量的生长因子,尤其是上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新生儿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促进肝脏及其他组织的上皮细胞迅速发育,还参与调节胃液的酸碱度。
初乳虽然量少、稀淡,但对新生儿是及重要的。喂母乳的孩子在出生后半年内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中抗体的缘故,这其中也有初乳的功劳。所以,初乳决不要随便遗弃。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