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谷雨》,全诗如下: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谷雨刘禹锡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谷雨刘禹锡的名句。
因为刘禹锡作为唐代文学家之一,他的《陋室铭》、《竹枝词》以及《谷雨》等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谷雨》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刘禹锡的作品大多流传于唐朝中后期,以优美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刘禹锡还是唐代重要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伊州歌》、《竹枝词》等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
谷雨刘禹锡诗句
谷雨
【唐代】刘禹锡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译文
每分光阴定当要加倍爱惜,迟暮的晚景同样适合来逢迎踏赏。
在荒林山野间,和暖的东南风已经吹起;在楼阁亭台前,美好的谷雨时节迎来了晴朗的天气。
注释
迟景:指傍晚的日光。林野:树木丛生的山野。熏风:和暖的南风或东南风。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谷雨诗。
刘禹锡是豪放派诗人,有“诗豪”之称。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样,这首谷雨诗一改传统伤春之主题,转而昂扬向上,充满了爱惜光阴,热爱当下的美好情感。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这两句是说,每分光阴定当要加倍爱惜,迟暮的晚景同样适合来逢迎踏赏。这是写“谷雨之时节”。谷雨时节一到,已属暮春的尾巴。在春天即将过去之际,诗人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最后的春光,切不可伤春感时,而错过欣赏迟景。
春光虽短,仍要爱惜;晚景虽迟,仍要逢迎,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坦然面对,乐观生活,拥抱生活。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这两句是说,在荒林山野间,和暖的东南风已经吹起;在楼阁亭台前,美好的谷雨时节迎来了晴朗的天气。“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这两句与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诗句,“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极其相似,只是将“樵风”改成喻示夏天将至的“熏风”,将“春迎”改成表现空间位置的“楼台”。
为什么要爱光阴,爱迟景?因为林间那悠悠的东南风如此醉人,因为楼台前那一抹夕阳的余晖如此美丽。杜牧名句“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之豪放想必正是脱胎于此。
这首五绝,语短情长,短短20个字,就将谷雨之可爱,之清丽,之晴朗表现出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精神。
谷雨刘禹锡诗句
「红烛小阑夜气清,安排室中静无声。
不信东流水有情,须看石林岩下冰。
」这是谷雨时节,刘禹锡《谷雨》中的诗句。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安静和水流的情感,表达出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由此可见,刘禹锡在诗歌中不仅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也包含了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