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韩擒虎,贺若弼, 史万岁,杨素,高颍,长孙晟,鱼俱罗,来护儿。
韩擒虎,此人出身名门,他的父亲就是北周时期的骠骑大将军韩雄,从小接受了不错的教育,在耳濡目染中练就了不错的军事才能,为后期自己的发展做好铺垫。攻灭南陈的过程中,韩擒虎是攻下建康城并且俘虏了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功臣,足以见得韩擒虎的军事能力之不俗
答:
隋朝十大名将人物介绍
1、杨素 隋 (544~606)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
2、韩擒虎 隋 (538~592)
韩擒虎(538~592),字子通,新安铁门韩都人。为隋朝名将,被封为上柱国。曾辅佐隋文帝平定南陈,结束了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至南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中国南北0割据长达272年之久的混乱局面。 韩擒虎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朝景在南北朝魏孝文帝时曾任赭阳郡守,父亲韩雄在南北朝时为北周大将……
3、来护儿 隋 (?~617)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隋朝名将,官至左翊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爵襄阳县公→永宁郡公→荣国公。来护儿曾平定高智慧、三征高句丽,最终迫使高句丽王请降。618年(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被叛军捉住,随后被杀。人物生平早期事迹来护儿是东汉中郎将来歙第十八世孙,祖籍南阳新……
4、贺若弼 隋 (544~607)
贺若弼(公元544年—公元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弼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公元607年(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少时豪杰贺……
5、张须陀 隋 (565~616)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 ,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
6、史万岁 隋 (549~600)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为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隋书·史万岁列传》)。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父从军,他……
7、长孙晟 隋 (551~609)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
8、周法尚 隋 (555~614)
周法尚(555—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人,隋朝大将。 周法尚出身将门世家,祖父周灵起,历任梁朝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等职。父亲周炅历任为定州刺史、平北将军。周法尚少年时便“果劲有风概”(《隋书·周法尚列传》),好读兵书。十八岁时为陈朝始兴王中兵参军,寻加伏波将军。父亲……
9、刘方 隋 (?~605)
刘方(?—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 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
10、高颎 隋 (541~607)
高颎(541—607.8.27),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 高颎之父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避谗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后独孤信被诛杀,其家人被发配四川。独孤信之女,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高宾后来官至鄀州刺史……
隋朝十大名将
1、越国公杨素
杨素文武全才,是隋朝居功至伟的一代名将。在演义小说中,杨素都是奸臣的形象,但杨素的军事才能是不容置疑的。杨素为人诟病的主要是因为他帮助了杨广夺位,而且他为人苛刻,不归附他的人都被他暗地中伤算计。
杨素出身于弘农杨氏,擅长诗文、权谋,又非常武勇。北周时期,杨素曾两次跟随齐王宇文宪参与伐北齐之役,屡立战功。北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大权落在了杨坚手中,杨素顺势投靠了杨坚,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素用兵擅于随机应变,步战骑战水战都可以灵活的指挥。灭南陈时,杨素指挥水军主力沿江大举进攻陈朝,实行优待俘虏政策瓦解陈军,配合主力舰“五牙舰”强势的攻击多次大败陈军,灭亡陈国。陈国灭亡后,江南各地士族豪强起兵叛乱,杨素又率军平乱,水、陆分进,彻底平定江南。开皇年间,突厥准备进攻大同城,杨素在灵州大胆使用骑兵突击,大败突厥。杨广登基后,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杨素让部将正面对敌,自己率奇兵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大营,一战破之。
“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 这是杨素一贯的策略,对阵先让一二百人冲阵,败逃直接斩杀,这些士兵只能抱着必死之心。虽然杨素用兵严厉凶狠,同时跟随他的士兵微功必,恩威并重下士兵也愿意跟随他征战。
杨素在隋文帝、隋炀帝时期都是位高权重,死后也极享哀荣。杨素死后,他的长子杨玄感继承了爵位,后来起兵造反失败,诛连了整个家族。
2、齐国公高颎
高颎是隋朝的一代良相,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鞍马定乾坤。杨素非常推崇高颎,而相比于杨素百般为难与他有过节的大臣,高颎为人非常谦逊,有宰相的气度,治国才能也是远超杨素。
高颎少年时以聪明敏捷,熟习军事,擅用计谋闻名,曾参与伐齐平叛立下功劳。杨坚掌握大权后,招揽高颎为心腹,尉迟迥起兵叛乱时,高颎去前线担任监军,大破叛军。隋朝建立后,晋王杨广担任元帅讨伐南陈,高颎担任元帅长史,三军参谋事项全部由他决断,势如破竹的平灭陈朝。破突厥时,高颎和杨素等分道进攻突厥,率大军大破突厥,追击700余里。
高颎为人刚正不阿,因为反对废太子杨勇,得罪了独孤皇后。独孤伽罗向杨坚散播流言蜚语陷害高颎,致使他被免为平民。隋炀帝时期,重新起用高颎,不久因为私下谈论隋炀帝奢侈,与贺若弼等人一起被诛杀。
3、上柱国韩擒虎
韩擒虎出身将门,是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的长子。韩擒虎原名韩擒豹,据说他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
在北周时韩擒虎已袭爵新义郡公,攻打北齐、挫败陈国进攻,屡立战功,非常有威名。隋朝攻打南陈时,韩擒虎担任先锋,最终率五百精骑平定金陵,活捉陈后主陈叔宝,灭亡南陈,因功被封上柱国。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据说韩擒虎死前屡现异象,被称为阎罗王,在《隋书》中都有记载。
4、宋国公贺若弼
贺若弼出身于将门,他的父亲就以武猛闻名,他自小就擅于骑射,骁勇善战。
在北周时期,贺若弼就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数十城,被拜为寿州刺史。隋朝攻打南陈时,高颎向隋文帝推荐贺若弼,“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贺若弼献取陈十策,在攻打南陈时,韩擒虎和贺若弼的功劳最大。贺若弼击溃陈军主力,生擒名将萧摩诃,韩擒虎则直取金陵抓住了陈后主。因此,贺若弼非常不满,南陈精锐是自己打败的,大将都是自己打败的,韩擒虎却占便宜抢先擒获了陈后主,两人因此争功相骂甚至拔刀相向。隋文帝劝阻说两人都应授予特殊功勋,都进位为上柱国,贺若弼封爵宋国公。
隋朝一统天下后,贺若弼居功自傲,甚至放言高颎、杨素是酒囊饭袋。贺若弼的怨言致使大臣们都要处死他,隋文帝因他的功劳没有处死他,但也只是礼遇而不任用了。隋炀帝即位后,宇文弼因为私下议论杨广奢侈被诛杀。
5、柱国太平公史万岁
史万岁是个勇冠三军的名将,单骑退突厥,威名震异域。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史静战死后,他袭爵为“太平县公”。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时,史万岁跟随梁士彦前去征讨,因战功被拜为大将军。隋朝建立后,史万岁因为受到尔朱绩谋反牵连被贬为敦煌戍卒。突厥与隋朝打仗时,两方约定各派一员大将比个胜负,史万岁出马应战,几下砍掉突厥猛士头颅,威震突厥。其后,因在灭陈中有功,又转战千余里,破西南羌族30余部,平定江南,史万岁进封为上柱国。突厥再次犯境时,史万岁率军前去,听说是当年威震敦煌的史万岁领军,突厥慌忙撤退,史万岁趁势追击百余里,斩杀数千人。
可惜的是,史万岁战功被杨素嫉妒,陷害他致使他被杨坚下令杖杀于朝堂之上。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天下人无不惋惜。
6、长孙晟
长孙晟是隋朝著名的外交家,同突厥打交道二十年。长孙晟的谋略极为出众,实行离强和弱,以夷制夷,分化瓦解突厥,保持了边境的安宁。
长孙晟少时聪慧,擅长骑射,身手极为矫健。在北周时期,长孙晟还没有名气,杨坚见后就他的异才。北周和突厥和亲时,两方各派骁勇的壮士充当使者,长孙晟充当使者出使突厥,曾一箭射穿两雕。突厥沙钵略可汗对他非常尊敬,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因此长孙晟对突厥内部非常了解。
隋朝建立后,长孙晟负责经略北疆。长孙晟深知突厥内部分裂严重,实行以夷制夷的谋略,让突厥内部争斗不休,再也无力侵犯隋朝。隋炀帝即位后,对长孙晟也是非常重用,他去世后,非常惋惜。后来突厥围攻雁门,隋炀帝感叹“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长孙晟的子女非常有名,他的女儿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的母亲。他的小儿子是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7、鱼俱罗
在《兴唐传》中,鱼俱罗是开隋九老之一,是宇文成都的师父。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杀死后,鱼俱罗出山报仇,在潼关使用拖刀计斩杀李元霸。历史上的鱼俱罗也是一员猛将,膂力过人,骁勇善战,平定陈朝、平江南叛乱,屡立战功。杨素去灵州攻讨突厥时,鱼俱罗跟随出战,奋勇当先,所向披靡,因功被封为柱国,拜为丰州总管。在他镇守丰州时,接连几次擒杀劫掠的突厥人,突厥人再也不敢在塞上牧马。
高颎、贺若弼、史万岁被杀还算有个原因,鱼俱罗被杀就是因为他的长相。鱼俱罗身具异象,“目有重瞳”,重瞳是帝王的象征,因此被隋炀帝猜忌被找了个罪名斩杀。
8、刘方
刘方是隋朝名将,虽然名气不大,战绩却是很强,《隋书》中都有单独列传。
在北周时期,刘方就因跟随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之乱,因功进爵河阴县侯。隋朝建立后,刘方又跟随卫王杨爽大败突厥,进位大将军。其后,刘方前去平交趾俚人叛乱,恩威并施,平定交趾。返回后,刘方又前去攻打林邑国,逼迫的林邑王逃往海岛,刻石纪功返还。林邑国约在今越南南部顺化等处,因为长途跋涉,刘方病逝在返回途中,被追赠为上柱国、卢国公。
9、来护儿
在隋唐演义评书中,来护儿是隋唐四猛中的第二猛,但是面对罗士信被狂虐。在历史上,来护儿号称骁将,平定江南,三征高句丽,是隋朝有名的大将。
来护儿生逢乱世,有着建立功业的壮志。在年轻时,来护儿就非常勇猛,他的伯父被同乡豪强陶武子杀害,他在陶家办婚事时闯入手刃仇人,提头而去,无一人敢动。隋朝建立后,来护儿投奔了隋军,在灭南陈、平江南时,屡立战功,一直进位为柱国。隋炀帝时期,三次亲征高句丽,来护儿都是主将,第三次差点灭亡高句丽。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还要第三次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要他留在洛阳,杨广却没听他的建议。在江都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了隋炀帝,正要入朝的来护儿被叛军抓住,宁死不屈,被叛军杀害。
10、张须陀
张须陀骁勇善战,深得军心,是隋朝后期的柱石大臣。
早年的张须陀曾跟随史万岁征讨羌族,跟随杨素平汉王杨谅叛乱,屡立战功。隋炀帝时期,各地纷纷起兵反隋,张须陀带兵平乱,击败王薄、裴长才、石子河、左孝友等人的起义,威震东夏。当时翟让的瓦岗军与张须陀前后交战三十余回,每次都败北。隋末时,李密、徐世勣、王伯当等人都上了瓦岗,瓦岗成为最大的一股势力。张须陀征伐时被瓦岗军包围,力战突围而出,因为部下被包围,不愿独自逃脱,连续四次返回,最后下马步战而死。张须陀死后,部下痛哭数日。
隋朝的名将还是有很多的,杨义臣、周法尚、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贺娄子干、段文振、麦铁杖、沈光等人都有很大的战功。其中的杨义臣在隋末战无不胜,几乎剿尽所有叛乱,可惜因为隋炀帝忌惮被夺去兵权,担任了礼部尚书,抑郁去世。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