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原文:别房太尉墓唐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译文(原创):在异乡,我一路奔走,今日路过这里,来到你的孤坟前向你悼别。泪水润湿了我身边的泥土,悲痛无依的我,恰似低空徘徊的断云。当年对棋时为您的镇定自若折服,时至今日,对您的敬重之情仍不敢忘怀。离去时,只能看见簌簌飘落的林花,只能听到黄莺悲鸣好象在送客的声音。尾联:“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唯”下领两句,实际上是从画面和声音上,写一种孤零零的感觉,在极偏僻的地域(阆州)的偏僻的郊野,孤寂无人,也很少有人来这里,所以能够看到,也只能看到林花纷纷落下,能够听到也只能听见莺啼送客的声音。作者生前的长者与老友房太尉为人正直一生,晚年凄凉,身后凄凉,所以首联用了“孤坟”两字,尾联再用无人照应的林花和黄莺互映,显然幽凉肃穆,余韵悠长,感人至深。此情此景,无论是林花,黄莺,也无论是墓主,还是吊客,都是孤零零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作者借助写景,通过诗的多义性,丰富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深化了主题。所以,我们会通过这种深层地剖析,解析出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深藏的几方面的思想感情:
1。对房太尉,作者既敬重其镇定磊落的品质(结合颈联),情其不幸的遭遇与凄凉的晚景(结合首联的“孤坟”与尾联)。
2。对自己,作者深深感觉到,朝中少了房太尉这种磊落、正直与镇定的大臣,自己无依无靠,根本找不到归宿,就象林花和黄莺那样,自开自落,自鸣自啼,无所依靠(结合首联,颔联和尾联)。
3。对朝廷,作者感觉到房太尉之后,有谢安之镇定和徐君之儒雅的大臣太少了,很无奈,所以作者才会如此之悲,以至“近泪无干土”,以至“把剑觅徐君”。所以,综上,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杜甫《别房太尉墓》的尾联,描述了在林花自落,黄莺自啼的远离人烟的荒野,作者作为孤零零的吊客,拜别生前的长者兼老友的孤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房太尉的敬重和同情,以及对自己前途和朝廷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