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25 20:09:42
古代的“序齿”是指根据年龄的大小来排秩序。清代序齿是指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排列,指要达到八岁才能列入排序。这边说的序齿之龄说的应是八岁。
序齿出处:
1、《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孔颖达疏:“言祭末燕时,以毛发为次序,是所以序年齿也。”燕,同“宴”。
2、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3、《水浒传》第二回:“﹝史进﹞便叫庄客去请这当村的三四百史家庄户,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齿坐下。”
4、《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李纨说“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教说了大家合意。”
5、《三侠五义》第三十四回:不多时,三牲祭礼齐备,序齿烧香,谁知颜生比金生(白玉堂)大两岁。
皇子详细解释:
皇帝的的子嗣。《史记·孝文本纪》:“﹝孝文皇帝二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史记·孝武本纪》:“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 唐元稹《李逢吉等加阶》:“某官李逢吉是朕皇子时侍读也。”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反以勋陟(袁可立)少司马。皇子生,畀三世诰,荫一子枢。”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