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食 >在煮面时往里面加水为何叫减水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11 12:01:18

在煮面时往里面加水为何叫减水

在煮面时往里面加水为何叫减水?

浏览 28143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11 12:01:18

煮面的时候经常需要加入冷水,俗称“点水”。这是由于煮面时锅里温度过高,水沸腾后经常会往上溢白沫。此时,加入冷水可以减缓沸腾的剧烈程度使其不易溢锅。 煮面加水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防止溢锅;

二是为了使面条的口感更有筋道。 煮面的时候经常需要加入冷水,俗称“点水”。这是由于煮面时锅里温度过高,水沸腾后经常会往上溢白沫。此时,加入冷水可以减缓沸腾的剧烈程度使其不易溢锅。 另外,北方的面,口感追求的是弹力和筋道。而面条不是水沸腾后即熟,还要煮一段时间。在100C°下,面条表面很快就会形成糊状,妨碍水分继续渗入。出锅后易粘连,筷子一夹很容易断。而且过高的温度破坏了淀粉的粘度,使面条韧性降低失去弹性,口感不佳。一般98C°时正好,但是无法控制它98C°恒温,所以只好先烧到100C°,再加少量冷水降温。 这和煮饺子、煮汤圆加冷水是一个道理。点水后煮出来饺子不容易破,而且味道不会因为饺子内部温度过高而流失,会让味道更好。“三开三滚”有一定道理,尤其是超市买的速冻水饺,可能要“四开四滚”。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