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包容”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国语·郑语》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以及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思想都是包容性在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中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包容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7 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包容性增长”( inclusive growth) 的概念,2011 年博鳌亚洲论坛以“包容性发展: 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在亚洲地区倡导更加公平、均衡的发展方式。包容型领导( inclusive leadership) 是基于包容思想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领导方式。包容型领导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教育学领域。Vitello 和 Mithaug( 1998) 认为包容型教育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包容学习者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中,包容型领导专注于减少因文化背景、社区差别及个人能力等因素造成的排斥行为。学生处于包容型教育的中心,同时包容型教育也涉及父母、教师、学校领导的言行。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包容型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战略方向之一。包容型教育寻求适合学生个人需要的,并得到他人尊重的教育方式( Espinosa,2007) ,是教育平等和社会公平的交织( Petrou,2009) 。Nembhard 和 Edmondson( 2006) 提出了包容型领导的概念,即领导表现出来的鼓励和赞赏其他成员工作投入与贡献的话语和行为。RohiniAnand 认为,包容型领导源于自我知觉、自省以及倾听和学习的能力。Carmeli 和 Reiter( 2010) 提出,包容型领导是关系型领导的一种具体形式,包容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与下属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开放性、易接近性和有效性,以下属是否感受到领导是有效的、领导是否倾听和关注下属的需求为重点。包容型领导是领导者与下属双方互为的过程( 李燕萍等,2012) 。包容型领导不仅关注领导者态度与行为,而且关注下属态度和行为,注重领导与下属的双向沟通与反馈,能够有效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