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汇率降低BP曲线 IS曲线为什么向左移动
宏观经济学:汇率降低BP曲线 IS曲线为什么向左移动?
回答 (1)
1,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1外币=xx本币,简写就是汇率e=xx本币),所以汇率升高意味着本币贬值,本币贬值意味着在其他因素(包括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增加,所以bp曲线就会右移。2.在资本自由流动,浮动利率制度的情况下,是可以回到原来的均衡点的。你可以参考蒙代尔的理论(把支出调整工具拆分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对付外部均衡的时候用货币政策(因为外部均衡对利率更敏感,而货币政策主要影响利率),实现内部均衡用财政政策)。IS描述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总产出(收入)与实际利率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IS中,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如此命名的原因是,投资的意愿和多少,是由储蓄决定着的。所以,IS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着国民的期望储蓄和期望投资,即,每一点都代表一个个的均衡,都满足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S是由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推导而来,储蓄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是因为当收入水平一定时,利率越高,私人部门则更愿意去把钱储蓄,而不是投资,则其储蓄意愿(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更强。投资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因为更高的利率水平下,资本的使用成本也变得更高,即,更不经济。也就相应地降低了期望的资本存量和投资,由于期望投资并不受现有的产出影响,所以在收入水平不同时,投资曲线依然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期望储蓄的增加,但是对期望投资并没有影响,所以如果要使得增加后的期望储蓄和并没有增加的期望投资相对应,市场利率必然降低从而进行“匹配”(这也直接导致IS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推导出的IS曲线意味着,对于任何给定的国民产出,IS曲线上的点,表示着市场出清(均衡)时的实际利率。和需求供给曲线相似,IS曲线也是可以移动的。我们通过上面知道,IS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出清时,国民收入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对于给定的国民收入,任何改变市场利率的因素变化,都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也就是说,因为市场出清意味着期望储蓄=期望投资,所以任何使得期望储蓄相对于期望投资增加更多变化的因素,都会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降低,从而使IS曲线左移,任何因素如果导致期望储蓄变化小于期望投资的变化时,都会使市场出清利率上升,IS曲线右移。"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