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 >应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对策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27 19:48:15

应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对策

应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对策?

浏览 2979163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27 19:48:15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节节攀升,这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存在一定的风险,那麽实际情况如何呢?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然后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墨西哥三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以其2004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全面分析我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水平。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历史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外贸依存度也一路上升,1978年仅为9.8,然而到2004年外贸依存度上升到了60,很多专家学者表示了极大关注。我们要做的是抛开表面的数字,探求外贸依存度背后的变量,寻找影响外贸依存度的主要因素,进而正确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让我们看一下1985年---200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汇率与GDP的数据,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详见附表1:1985年---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汇率与GDP)从数据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1985—1994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4年为第二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到1985—1994年间的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而1995—2004年间的人民币汇率则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在整个二十年间我国的GDP、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些数字的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分析1985—1994年间的相关数据,假定TD为外贸依存度,TT为进出口总额,M为人民币在1985—1994年间的各年累计贬值率。通过EVIEWS计量软件对TD、M、TT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985—1994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TT与人民币贬值率M的相关系数为0.9857;外贸依存度TD也与人民币的贬值率的相关系数为0.9876。因此,我们假定外贸依存度TD与人民币贬值率M存在如下函数关系:TD=C(1) C(2)*M,C(1)、C(2)为方程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TD=20.52 0.09×MR2=0.975可以看出,该模型拟合得很好(拟定优度R2=0.975,接近于1),系数也非常显着(T统计量分别为33.34、17.81,方程中系数的P值都小于给定的显着性水平0.05),且不存在自相关(DW=1.52)。所以在1985—1994年间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贬值引起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货币贬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强,导致出口量增加,拉动供给生产使得对资本品的进口需求也在增长;另一方面则由于贬值当年货币的换算问题导致虽然以美元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增长很少,但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却增长巨大,例如人民币具有较大贬值的1990和1994年,以美元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37和20.90,而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总额则分别比上年增加33.78和80.83。其次,让来看1995—2004年间的情况,这十年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外贸依存度却依然持续上升,2004年的外贸依存度比1995年上升了48.43,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从表1也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不大,在34.24---43.37之间波动,从2002年开始,进出口总额大幅上升,外贸依存度也急速上升。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元汇率下跌。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的贸易加权价格下跌近30,其中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更是下跌40。由于人民币汇率是盯住美元的,因此人民币汇率也相对贬值,促使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第二个原因是从2002年起我国的加工贸易迅猛增加,2001年加工贸易额2475亿美元,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加工贸易额分别为3021亿美元、4047亿美元、5496亿美元,2004年的加工贸易额比2001年增长122.06,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为47.59。加工贸易额实际上不能算做我国自己产品的贸易额,因此,如果去掉加工贸易,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实际并不高,以2004年为例,名义外贸依存度为59.52,如果去掉加工贸易5496亿美元,实际外贸依存度仅为31.33。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有更深刻的认识。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国际比较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历史分析中,已经得到结论:我国名义外贸依存度的增长是有内在原因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但笔者还想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于是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墨西哥三个发展中国作为样本,以其2004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考虑到一国不但有商品进出口贸易,还有服务贸易,因此应计算总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GDP 服务贸易额/GDP,我们将通过此公式计算得到的贸易依存度称为名义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2)。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的名义贸易依存度(66.74),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的美国(25.41)、日本(26.59)和发展中国家印度(34.06),也高于德国(65.21)和墨西哥(49.99),是六个样本中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但是与实际的贸易情况相比,这似乎不能真正反映一国的实际贸易依存度。既然利用一般的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贸易依存度不能真正反映一国的实际依存度,那我们就要考虑针对贸易商品形式和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公式做一下改进。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按产业来分,贸易商品全部来自国民经济的第Ⅰ产业和第Ⅱ产业,而服务贸易则全部来自第Ⅲ产业,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我们应将商品贸易额、服务贸易额分别与第Ⅰ、Ⅱ产业的GDP和第Ⅲ产业的GDP相除,然后将计算出的分类外贸依存度相加来计算一国的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为:设第Ⅰ、Ⅱ产业的GDP为GDP1,第Ⅲ产业的GDP为GDP2;商品贸易额为T1,服务贸易额为T2;经过调整的贸易依存度为TD。则:TD=T1/GDP1 T2/GDP2我们将通过此公式计算得到的贸易依存度称为调整的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3)。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了贸易对象及其产业以后,美国(85.55)、日本(79.22)、德国(287.07)、墨西哥(159.05)的贸易依存度都增长了二倍以上。德国的贸易依存度更是增长了4倍,这是因为其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绝对产值和相对产值都较高,因此商品进出口依存度大大提高,因而中国(110.86)在这六个国家中的贸易依存度相对下降了。除贸易物品形态对一国的贸易依存度有影响外,一国的实际购买力,体现在货币上就是汇率的高估或低估,也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ies,PPP)是国际上用来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换算指标,能够消除官方汇率所带来的扭曲,使指标更具可比性。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购买力平价GDP为基础来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公式变为:TD=T1/购买力平价GDP1 T2/购买力平价GDP2。各国的贸易依存度(详见附表4: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的贸易依存度)中只有印度(6.25)比中国(16.91)低,美国(25.41)、日本(33.02)、德国(83.27)、墨西哥(41.04)。综合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经过如上的调整计算后,大幅度降低,仅略高于印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根据中宏数据库世界经济信息,即使不经过购买力评价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远低于泰国(122.16)、马来西亚(210.68)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比利时(160.54)、奥地利(103.07)、丹麦(83.91)等发达国家。三、对外贸依存度的辩证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增长,世界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即世界进出口总额/世界GDP总额)也不断提高,1990年世界外贸依存度为32.29,到了2000年升至41.69,2004年则达到44.91。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国际环境。外贸依存度这一指标的变动趋势,说明世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以及产品的实现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这正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突出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对于各国经济具有正面的影响和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应正视并接受外贸依存度这一变动趋势,利用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发展我国经济。但是如果实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剔除加工贸易等因素)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包括物价、汇率、金融等),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这源于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与较低的国际竞争并存的矛盾;而且外贸依存度的长期走高将会增加国内资源短缺与出口规模扩大的矛盾,从而难以支持外贸的持续高速增长。因此,我国一方面仍要要加大开放力度,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技术、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提升我国贸易的产品结构;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不要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要真正做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经济。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