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28 07:09:50
三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平衡贸易顺逆差,一个是国内市场需要,一个是获得购买其它产品的资格。向一个国家出口商品必须平衡地购买商品。否则就构成了顺差或逆差,过大的差值就会损害出口国或进口国的商业利益。前不久的中美贸易战在技术上的冲突,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个差值差额进行着谈判。我国虽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技术落后、人口基数庞大,农业的产出远不足以供给市场的需要。因此必须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农产品,比如肉类、奶制品、大豆和粮食。一方面是补充,另一方面是平抑国内农产品高昂的成本和市场价格。比如,中国净猪肉不计环节投入,仅以收购价直接折算,也达到了25-30元/斤的成本,而德美国净猪肉到中国港口的交货价都是无法想象的极低。我们大量进口德美猪肉就能使得我国市场净猪肉成本降到足够的低,不仅使得市场吃得起猪肉,还能由此解决环节中的投入(屠宰、运输、销售成本和利润),否则不仅猪农没兴趣养猪,就连肉类加工厂和超市菜场都没兴趣加工销售猪肉,那是要出大问题的。作为保有丰富物产的美国,它也需要有平衡的输出,不能只供给我们需要的商品给我们。国际上也存在着“搭卖”。你要这个好东西就必须搭买那个不太好的东西。比如美国的水果并不如东南亚的来得好,但我们不要是不行的,必须要买一点才能获得其它好的、我国很需要的装备或其它物资(比如农产品的种子)。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