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我想知道香港饮食的资料那位朋友能帮助我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09 19:46:39

我想知道香港饮食的资料那位朋友能帮助我

我想知道香港饮食的资料那位朋友能帮助我?

浏览 3118085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09 19:46:39

传统中式饮食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国菜为家庭菜。虽然粤语族群占了大部份,但香港的客家(客家菜)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州(潮州菜)人及上海人亦为数不少。因此,一般香港家庭菜大多混合了各地传统特色;而米则是每餐的主要食粮。盘菜是新界原居民在节庆时的传统菜。而元朗的老婆饼亦十分有名。至于早餐,传统的有白粥、油炸鬼和炸两,而现今流行的则有牛油面包、蛋、香肠等。茶餐厅主要提供即食面、云吞面、米粉、 煎蛋、糭子和粥等廉价食物,但部份大型茶餐厅会供应 炒粉面,如干炒牛河、福建炒饭、星洲炒米。虽然这些食物名称在每一间茶餐厅都是一样,但真正的制成品会因不同的茶餐厅而有少许的不同。以前,大牌档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于严苛的卫生条例以及政府不再向公众发出有关的经营牌照(许可证),大牌档在港已经面临绝迹的命运。而不少快餐店也有提供中式食品,例如美心快餐、大家乐和大快活,还有回转寿司店。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丝袜奶茶」以多种茶叶冲泡,用如丝的绵网过滤,再加入奶,是个迷人的文化融合。「鸳鸯」则是香港另一特色饮料——以奶、茶和咖啡混合调制而成。中式酒楼每天从清晨开始至下午会供应点心,部份会供应 夜茶。素菜馆则会供应一些彷荤的素食。一些寺庙,如 宝莲寺、圆玄学院等,亦会供应 斋菜。避风塘原为船只避风之地,由于大量东南亚食材经此地进口,一些湾仔的餐馆便乘势推出带有战后避风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鲜为主,如避风塘炒蟹,辛辣及味浓是避风塘菜的特色。街头小食亦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萨琪玛、龙须糖、 脆麻花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港式甜品亦有很多选择,传统的有 红豆沙、 绿豆沙、芝麻糊、 杏仁糊、 西米布甸,西式的芒果布甸、芝士蛋糕,至创新的杨枝甘露、 西米捞等,各式其色。 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铜锣湾、九龙城、兰桂坊、尖沙咀、跑马地及中环苏豪区。由于赤柱的居民以侨居香港的外国人为主,故此此区挤满了大量海边酒吧和欧陆餐厅。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鲤鱼门则以海产闻名。传统食肆则可到古渔村如长洲和大澳里寻。外来饮食文化香港的酒吧,主要集中在中环的兰桂坊、湾仔的骆克道及 谢斐道、尖沙咀的广东道、诺士佛台、 宝勒巷及尖东和旺角太子地铁站附近。自1991年起,慕尼黑啤酒节便每年于广东道举行。另外,香港的本地食饰亦擅于吸收各地饮食文化的精粹。一个例子是香港的连锁式饮食集团 汉阳苑,本来是一家标榜韩国料理的餐厅,但由于香港人对传统韩国饮食不太习惯,集团于是在菜单中加入日本料理,后来还有泰式料理及香港地道食品。但亦有人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使餐厅变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应有的个性。另一个失败的例子是“马里奥餐厅”。它本来是一家标榜意大利菜的餐厅,但由于它所走的中价路线得不到认同,再加上其它标榜正宗 意大利菜的高档餐厅的竞争下,被逼先后两次转手售与两家本地饮食集团大快活及煜湛,并改名为“新马里奥餐厅”。但煜湛集团在餐牌中加入的港式饮食,并未有为餐厅带来起死回生的转机。结果全线餐厅在年多之后结业。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