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0 19:23:21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罗澍伟先生介绍,李鸿章督直后,为了加强近畿的防卫,一直想把天津建成南北洋的铁路中心,早在光绪初年,他已有了这方面的打算:“盱衡北洋形势,以大沽为京师外户,其北塘至山海关各处口岸,皆为大沽旁门,一处有惊,全局震动。设防患其难遍,征调患其不灵,非铁路不能收使臂使指之效。”只是因为“时论不韪,筹款维艰,未敢轻率请办。” 不久之后,唐廷枢在勘察开平煤矿过程中,根据英国矿师巴赖的建议,提出了“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的主张,很得李鸿章的赞同。开平矿务局成立之后,巴赖再次建议修筑一条由矿山到北塘的铁路,以便装运煤炭,不过未能实现。但唐廷枢却始终坚持先在矿区建造运煤铁路,然后或向北通至山海关,或向南通往各海口,李鸿章极力支持这个方案。直到光绪六年(1880),开平矿务局才开始动工修筑从唐山矿井到胥各庄的铁路,次年竣工,全长仅有9公里,轨距采用英国标准(4英尺8.5英寸,约合1.435米),这是近代中国铁路运输系统中最先建成的一条。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