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被子在古代称为什么 好听点的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11 12:01:18

被子在古代称为什么 好听点的

被子在古代称为什么 好听点的?

浏览 415363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11 12:01:18

先秦时人们称被子为“衾”、“裯”、“寝衣”等。

裯是单被,衾是厚被,里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寝衣是一种没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夹被。寝衣是午休这类短暂休息时用于覆体的,故古人又称寝衣为“小卧被”。

像今人一样,古人居家也会准备冬夏两套被子。

古时候有一种夏被,盖在身上可降低体温。据唐苏鹗《杜阳杂编》记载,这种空调被叫“神锦衾”,为大轸国所进贡,神锦衾所用蚕丝现在又叫“真丝”,古人称这种真丝被为“丝衾”。古时一般人是用不起绵被的,穷人只能盖“布衾”,而有钱人才用“丝衾”。

冬天御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谓“被胎”。在没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丝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芦花、杨柳絮、敝绵(真丝下脚料)、茅草都可以做絮。此外,古人还用鸡、鸭、鹅、羊等禽兽的羽、毛来做填充物。明清以后,棉花成为被子的普遍填充物。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