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仅有一海之隔,处于朝鲜战争的前哨。次年,为从侧翼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与巩固国防,由时任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将军起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修改递交、国家主席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复,国家决定在山东半岛修筑两条铁路:一条由青岛地区蓝村站引出,设计为蓝村至烟台(远期至威海)项目;一条由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经平度至莱阳地区。蓝村至烟台一线建成后,潍莱线暂未投资修建。工程由铁道部设计局第三总队承担勘测设计。1952年8月初测,次年9月完成定测,按年运量200万吨以上干线标准设计。共征购土地22777.5亩。1953年5月起,先后向施工部门提交了0~18公里施工设计文件,其中75~78公里处为河网汇流口不宜设桥而改线。后经铁道部决定,线路暂修至莱阳站为止,并在预留将来发展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设计标准,但已施工的路基、桥涵不予改变。1954年8月,铁道部决定恢复莱阳至烟台段施工,仍按原干线标准设计。次年6月,又因资金不足按地方铁路I级标准设计。此时路基、桥涵工程已基本完成,仅改动了线路上部建筑、站场、电务设施等设计。全线主要设计标准为:限制坡度上行8‰,下行6‰;最小曲线半径600米(保留1处500米);到发线有效长蓝村至莱阳段650米,莱阳至烟台段560米;桥梁载重钢桥中-22级,圬工桥中-26级;行车闭塞设备:蓝村至姜家坡间为电气路签,余为电话闭塞等。全线未编总预算,各段预算总和为6520.5万元。工程由铁道部基建总局第五基建分局发包(后第五分局撤销,改由济南铁路分局接办),铁道部第五工程局承包。土方工程由民工承担,最多时年日均11465人。1953年6月,蓝村至莱阳段动工;8月,改按铁道部简化方案施工。1954年10月,莱阳至烟台段动工。1955年6月,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来蓝烟铁路工地检查工作时,确定了按地方铁路标准施工及烟台站客货场合并设置的方案;12月,全线完成铺轨。施工中,初期靠肩挑人抬,后改用独轮车运土提高工效75%;高桥墩施工推行高空吊斗运料法,节省了大量脚手杆;混凝土制作采用流水作业法,工效提高了3倍;架桥则利用大型车轮轴运梁和岔线拨道落梁法,创出一天架桥8孔24米钢梁的纪录。开始铺轨时,正值初冬,气温骤降,所建混凝土桥墩需待凝固至标准强度后方可架桥梁铺轨,铁道部第五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洵才采用密排高出桥墩的枕木垛,架梁铺轨运料,使50公里铺轨任务完成于大地封冻之前。工程初期,苏联专家曾帮助制订施工组织计划,建议改按地方铁路标准施工,适当削减工程项目以及解决外夹河大桥桥头防护和路基裂纹等问题。全线主要工程竣工量为:路基土石方766.3万立方米,正线铺轨183.696公里,站线铺轨29.57公里,站场19个,桥梁126座,涵渠121座,道岔99组,通信线184公里,电话中继站4处,房建面积25399平方米。全线共完成投资6637.82万元,略高于各段预算之总和。其中,线路上部建筑占45.68%,桥涵占23.08%,路基占18.4%,购地占4%,房建占3.45%,电务设备占1.49%,其他占3.9%。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