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4 00:15:04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如此一来,地区GDP门槛提高至3倍,一些城市得和地铁说再见了。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建地铁是以卖地炒房为目的,借地铁扩大城市卖地半径。建地铁成了一些城市领导赢得政绩的手段,其结果是有些城市投资几百亿修一条地铁线,可乘客流量却少得可怜,亏损厉害。那这种超前有什么意义?放在一二十年内通盘考量,都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
何况,公共交通是个系统工程,不能老是把地铁当特效药,要从城市整体公交能力和效率双提升方面入手,不可盲目跟风。加大投资的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审视自身的地方财政,谨防融资风险。每个城市的发展应该发挥其所长,将自己城市的特色重点发掘出来,那才能建设出真正属于自己城市的面貌。
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缓解了拥堵,功不可没。但地铁建设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上马,要规划但不要超前。
来源:钱江晚报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