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驰道的几种观点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14 02:43:48

驰道的几种观点

驰道的几种观点?

浏览 5583458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4 02:43:48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轨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秦灭楚国,动用了六十万军队,后勤补给需求量一定很大,于是修建了这条铁路。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别的工程。不然的话“秦国”的驰道就不可理解,而且从技术上来看也已经非常成熟,不是临时需要才想出来的。以前一般认为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马(公)路”,现在看来应该是“轨(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历史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轨路网”。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秦始皇的“轨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但是按照这种说法,修建“轨路”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即使其他六国并不是个个都修了“轨路”的,那至少修“轨路”的还应该有一个或一些国家。就好像现在各国的铁路轨道间距未必一样。那个时代各国的“V路”,轨道间距也不可能一样。这也是国防上的需要。就是我国在解放前,云南省和山西省修建的铁路轨距还不一样呢!各路军阀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解放后,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灭了。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也就是统一“轨路”轨道之间的距离了。而且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修建的规模都比较小,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全国大规模地修建起来了,以致成了一个茂密的“轨路网”。需要对以上车同轨原因观点提出质疑的是,以前的路都是土路,下雨之后,车在上面走会形成车辙,如果各个车的宽度相同,那么正好都走在同样的车辙里,马在同一个地方走,非常方便,好走。年长一些的农村朋友应该都有这种经验。

驰道的几种观点-第1张-交通-答答问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