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的传统习俗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14 04:18:40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的传统习俗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的传统习俗?

浏览 5698904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4 04:18:40

关于武清花会,很早就有抄“王庆坨的耍叉子,六道口的顶杠子,和尚屯的杂耍子”等说法,可见其历史之悠久。王庆坨镇的“飞叉会”起源于唐朝,原属京津两地为庆贺大唐盛世而创立的“皇会”中一个分会种。清代末年,村民方永和组建了“永良叉会”,名噪一时,后来该叉会又改名“庆丰叉会”,新中国成立后,会众一度达到百余人。后因种种原因,解放初期自行解散。1992年,在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镇又重新成立了“飞叉会”,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共吸收会员40余人,会员年纪最大的77岁,最小的仅14岁。飞叉表演分单人舞叉、双人舞叉、数人对舞等,套路名称有云罗背剑、飞龙滚地、怀中抱月、壮士架桥等等。表演时,10余壮汉身着衣靠,手执雪亮三股尖叉,叉上装着“响片”,舞动起来只见银叉翻飞,时而缠身绕颈,时而飞旋腾空,叮叮作响,夺人眼目美不胜收。近几年来,王庆坨飞叉会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和天津市大型庆典活动,并屡获殊荣。2005年年末,该镇张雷、耿宏伟两位年轻人还参加了湖南卫视《谁是英雄》节目,把飞叉绝技展现给了全国观众。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