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历史沿革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14 05:15:42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历史沿革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历史沿革?

浏览 5767421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4 05:15:42

1949年之前的民国时期南京有一条从下关通向城南的小铁路“京市铁路”。沿着小铁路的遗迹寻找,可发现利济巷2号建筑群慰安所。当年,利济巷一带也有操场、水塘,但地势地貌已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一位当年曾在南京做过慰安妇的朴永心对慰安所的回忆就是“很大,附近有操场、水塘,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路。”2003年,在中日学者的努力下,朴永心老人来到南京,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它与利济巷18号“故乡楼慰安所”旧址,组成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2004年下半年,因为慰安所旧址不属于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文物保护条例并不适用,拆迁人员进场,居民收到了拆迁通知书。后来拆迁中断,但老房子长期缺乏保护,部分建筑构件坍塌,楼顶有多个破洞,楼内到处是垃圾,污水横流。而后燃放爆竹,慰安所旧址发生火灾。2013年,经南京五位专家学者以普通南京市民的身份,正式提出将“利济巷民国建筑群”认定为文物建筑的申请,学者积极参与该旧址保护的研讨、论证和评审工作。最终,这组见证慰安妇血泪史的建筑群虽历经沧桑,命运多舛,但终于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控诉日军侵略历史的重要物证。2014年6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增补“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到20天时间里,文物标志碑就落成了。速度之快,在南京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2014年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受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历史档案和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利济巷慰安所遗址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促进这项申遗工作的开展。2014年06月17日,在学者的推动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日前被正式宣布增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处见证慰安妇血泪历史的民国建筑将会得到妥善保护,向世界讲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南京,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大的一处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这几栋老楼由于长期缺乏保护,部分建筑构件坍塌,楼外杂草丛生、楼内污水横流破败不堪。 2014年6月25日,南京利济巷2号和利济巷18号文物标志碑文刻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六月七日公布南京市人民政府立”。2014年6月26日,南京市文广新局在利济巷举行仪式,亚洲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碑”正式落成。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历史沿革-第1张-交通-答答问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