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中铁建在沙特巨亏原因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14 06:29:01

中铁建在沙特巨亏原因

中铁建在沙特巨亏原因?

浏览 5855346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4 06:29:01

2009 年2 月10 日,中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业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轻轨全长18.25 公里,工期21 个月,造价17.7 亿美元。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加运营、维护总承包模式)。中铁建负责麦加轻轨从设计、采购、施工、系统安装调试及三年的运营和维护等全部工作。根据合同,中铁建要保证在2010 年11 月13 日前完成开通运营,达到35%运能;2011 年5 月前,完成所有调试,达到100%运能。合同签订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进展并不顺利,为了确保这一项目的顺利运转,中铁建举全系统之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一场“不计条件、不讲价钱、不谈客观”的大会战。11月13 日,轻轨如期通车,但在通车前最近一期的公告中,中铁建却突然宣告,项目亏损将达到41 亿元。巨亏影响:中铁建的潜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中铁建股价暴跌。公告披露次日,中国铁建复牌后股价大幅下挫,A 股跌幅5.24%,H 股跌幅达3.71%,创下了中铁建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2)中铁建品牌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在曝出沙特轻轨巨亏的消息后,中铁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受到质疑,想要通过这一项目在中东地区获取更多订单的愿望受到了影响。(3)部分人员承担行政责任。具体承建单位中铁十八局总裁刘金林被解除总裁职务,退居为公司高级顾问。相信随着事件的进展,将有更多的人员要为这一潜亏埋单。(4)风险管理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中铁建的巨亏,使得具有海外项目的企业,纷纷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工程承包商开始思考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亏损原因分析: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资料中,对这一潜亏有以下原因分析:一般原因:(1)报价方面的原因。A、低价中标。在本工程投标报价时,当地建筑承包商报价约200 亿,而中铁建报价只有120 亿。同样的工程,同样地施工内容,同样的施工环境,具有本土优势的企业报价比中铁建高出近80 亿。在竞价策略上,中铁建让步过大。B、报价时间仓促,市场调研不足。为了赶着中国领导人出访沙特时签约,造价师仓促报价,造成了报价可能存在漏项,同时市场调研的不足,签约前准备不完善,也使得报价需要涵盖的风险未能充分考虑。C、报价时,对风险估计不足。与报价时间仓促相关的时,报价时的风险估计和准备不足,据称,中铁建报价时,仅有概念设计,复杂的地质环境、独特穆斯林文化、大量的变更指示,很有可能没有时间去考虑。(2)业主方面的原因。A、大量的变更。业主在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签订合同后,大量增加新的功能需求,在跨越道路形式、结构形式、车站面积、设备参数等方面均有调整。B、压缩工期,对于全长18.25 公里的轻轨来说,20 个月的工期确实不算很长。在这种条件下,增加变更,提前车站开通日期,都在事实上增加了总包单位的工期负担。C、征地拆迁进展不顺利。在所有的铁路施工项目中,几乎都涉及到征地拆迁问题。这本来应该是业主提前完成的工作,但由于铁路战线长、涉及主体多、工期较紧等因素,铁路基本上都是边征拆、边施工,这就增加了铁路施工单位的工作难度和施工成本、工期等的不确定性。D、业主不能诚信履约。一位中铁建高层表示业主存在“平时我们跟他们谈,约定一些事情,他们都答应你,但就是不落实。”的问题。(3)合同方面的原因。合同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合同的模式选择。麦加轻轨项目,中铁建采用了EPC+O&M 的承包模式。EPC 模式由于吸收了设计阶段的风险,是对承包商而言,风险最大的模式。B、中铁建签的是非保护性的合同。FIDIC 合同赋予承包单位的一些权利,在客观上被放弃。这使得中铁建在最后的变更索赔上,事实上处于不利地位。C、合同文件理解的问题。合同文本的理解上的不一致,如果不能在招投标阶段或者合同签订时澄清,将会面临成本失控、计划错乱的风险。在调查中,反映出来的35%运能,是4 座车站还是9 座车站的问题,就是这一问题的典型表现。(4)过程管理方面的原因。中铁建在过程管理中,暴露出一定的问题:A、风险估计不足。尽管有十余年的沙特市场工作经验,但是对沙特的文化、制度、管理等风险估计存在偏差,在人员调配、环境转换等方面,准备工作显然不够充分。B、过程中的预警和应对有缺陷。调查表明,早在2010 年年初,中铁建就发现了麦加项目出现亏损预兆,但是这种发现没有引起重视。在工程出现大量变更中,工期被事实压缩时,除了投入人力、物力抢修工程外,中铁建在商务索赔等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及时跟进。C、分包和材料管理方面的欠缺。选定的外国公司进行设计分包,设计标准、设备选用等问题的标准远高于国内现有水平。部分路段,不允许非穆斯林工人施工,使得劳务队伍的选择和支配方面捉襟见肘。在对核心设备及材料采购问题上,中铁建并没有按照合同设定一样取得主动权,业主的过多干预,增加了设备和分包成本。特殊原因:(1)工程的政治属性。麦加轻轨是援建项目,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在施工期间, 中国高层领导曾六次询问项目进展,铁道部和商务部领导多次造访沙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商业止损法则未能及时启动。不难理解,中铁建为何要不计代价的投入,以确保合同履约。(2)特殊的施工环境。沙特地处西亚,施工环境恶劣。夏季高达70 余度的地面温度、极度缺水,极度懒散的施工人员,都成为工程顺利进展的障碍。此外,各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再加上配合能力、配合权限、配合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工程的施工并未全力支持,也是工程不能顺利进展的原因之一。(3)文化差异。沙特独特的穆斯林文化,富足的生活环境,严格的法律制度,慵懒的生活节奏等都与国内的施工文化不同。在沙特,5+2,三班倒不可能实现,部分路段施工人员穆斯林身份要求不能让步,穆斯林工程师及管理人员紧缺短视不能改观,业主喜欢指手画脚,过多干预工程的文化不能改变。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