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清涧红枣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出来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2-16 00:26:32

清涧红枣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出来

清涧红枣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出来?

浏览 6021481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2-16 00:26:32

清涧红枣(一)来源: 高艳东的日志但凡深入过清涧千岩百转河畔(清涧辖内黄河和无定河流域称河畔)路的人大概都见识过那漫山遍洼在梁峁沟坡上此隐彼现的枣林,密密匝匝的枣树大致绕河而行,杂乱无章地扎根在这片自然为其量身打造的育床上,枝桠紧密相连,一起俯视着高耸的石壁高崖下两股营养液一般的河流,就像一群既随时随地渴望得到母爱,又极尽孝顺的儿女,在汲取母亲乳汁的同时又在一刻不离地守护着她。初春和隆冬时节是清涧枣乡最安静的时候,河流寂然无声,宛如两条轻飘飘的玉带,枣树则默默无声地伸着光秃秃东折西拐的黑翘翘手臂,这种寂静持续不被打破,延伸出落寞、萧条和凄凉。然而就在窒息将要随后而来的那一刹,这一切奇迹般地在春回大地的气息中复活了,彷佛它们根本就不曾丧失过活力,而是将长时间聚集的生命力一股脑迸发出来,母亲哼起越来越响亮的曲子,儿女一个个捧着和煦阳光,动手编织起自己最喜爱的翠绿新装,此刻连脚下的每一寸黄土地都在雪水滑过时呼出兴奋的嘻嘻笑声。随着阳光一天天变得更加热情起来,枣树们也基本完成了自己墨绿荫棚的建造,给娇小黄花脱落成的枣儿提供了庇护所,让它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在春夏两季,枣农不浪费一滴上天赐给枣林地的甘霖,一旦那一片片绿荫脚下被晒得发白的土地真的成了黄土地,他们就争分夺秒地洒粪肥、除草、松土、一个一个敲地里的土疙瘩,几遍也不知道厌倦。除拐芽是枣农需对枣树做的另一项充满了考验的工作,他们可以一整天仰着脖子,长时间忍受着后颈的僵痛和眼睛的酸涩,穿梭在大片大片的枣树林中,用一双眯得只剩一条缝的眼睛在树枝间搜索着除掉每一枝会影响枣树挂果、枣颗粒大小的新生枝条。夏末,所有对于枣所做的工作包括防虫灭虫等都同夏一样走进末声,此时,枣树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刻也近在咫尺。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夕,枣子从顶部的眼圈开始变红,这如红笔描上并不显眼的一线沿着椭圆枣体的四面八方向其尾部蔓延,无法看到这片红色还能流动,但红区日益扩大的事实却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一抹红有着势吞全局的内在生命力。红漫过枣顶部较平缓的部分直至整个枣已全部一副红装后不久这段时日,枣还没有成熟,但已经可以食用了,此时的枣外红白内青绿,皮嫩肉脆,放入嘴中一嚼,汁甜味美,酥柔可口。适逢收秋之际,农人起早贪黑地奔波在庄稼地与家之间乐呵呵地回收一年中灌注在地里的每一份劳动,他们随时一伸手便可以够到枝头笑秋阳舞清风的红彤彤如精致小灯笼般诱人的红枣,贪婪地咬、嚼、吮,乐此不疲,即使整日不进餐也不会像春夏劳作时一样口干舌燥,饥肠辘辘。每天用甜美的鲜枣宠爱肠胃,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秋收过后,农人不会有耕种过后那么疲乏困倦的感觉,也不会重蹈夏忙完结时的皮肉粗糙,反倒像在秋天里卧床休整过一样,虽然筋肉还是能体会到繁重劳动带来的疲累,但面色却是确实光润了很多。只有那些牙齿残缺不全的人才干砸巴着嘴唇蠕动着舌头,羡慕地观望着一个接一个往嘴里塞枣最后吐出一个光溜溜梭子样枣核的旁人,情不自禁地咽着舌苔下不停分泌出的馋液怀念那些牙口完好的岁月,偶尔还心有不甘地发出几声感叹。在秋收如火如荼进行中,日光一日弱过一日,枣叶一天憔悴过一天,纷纷功成身退离树而去,而高高摇晃在枝头的红枣却一时殷红过一时,色泽愈来愈鲜艳愈诱人,并且由于叶的稀疏而更加密集和光彩夺目了。霜降前后,秋收结束,一年一度的打枣就在零零散散枣树枝与打枣杆的碰撞中和红枣“咚咚”的落地声中很快达到了高潮。尚未破晓,家家户户的烟囱中便隐隐约约冒出禾柴烟,在依然昏暗的天空中竖起了一株株如打枣杆一般笔直但更为粗壮朦胧的烟柱,直上青云,消失在遥远的黑暗中。天从烟熏雾绕中醒过来,勉强睁开躲在东边山后的眼睛,他对这些沉浸在喜悦中的人们有一丝怨气,红着眼目光冷冷地盯着星罗棋布的鲜红,还用一个轻轻地呵气给每一片枣林蒙上一层薄薄的雾,不过转眼间便显出稍微柔和的眼神,雾气迅速蒸腾得一干二净。阳光才从树梢冉冉爬下,人们已担笼(用灌木编织,用途如筐,一个可提,两个能担)、扛枣杆子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