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5-01-20 14:02:55
主要为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荚及豆粒,从第一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造成全叶褪绿;花期前后雨多或湿度大时,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
幼苗:从第1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呈现淡黄色的大斑块。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状物,即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造成植株萎缩矮化,叶片凋萎早落,重者早期死亡,轻者很少结荚。[1]。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密生圆形或不正规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变成褐色,周围呈深褐色,大小2-3毫米,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此病斑部分,除产生孢子囊外,还能产生卵孢子。病斑可愈合成较大的斑点,引起叶片早期大量脱落。[1]。豆荚:外部症状不明显,但剥开豆荚,病粒表面粘附有大量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发病初期叶片密生圆形或不正规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变成褐色,周围呈深褐色,大小2-3毫米,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