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古代如何制冰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11 12:01:18

古代如何制冰

古代如何制冰?

浏览 67880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11 12:01:18

第一种:硝石制冰法

硝石制冰法,最早见于唐代。

前文讲过,唐代人口剧增,存冰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夏日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加冰块的数量。

而当时的人们在开采火药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迅速且大量吸收水中的热量,还能让水结成冰,因此,就有了硝石制冰法。

这种方式,是利用硝石吸收热量的原理,硝石又称硝酸钾,其外观为白色,特性是喜欢呆在低温之处,常在温度较低的墙角存在,因此也被称为“墙霜”。

第二种:热水制冰法

热水制冰法,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确实存在。

西汉时期,有一本涉及到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名字叫做《淮南万毕术》,其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刘邦之孙)。

在这本书里,就记载了一种“热水制冰”的办法。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淮南万毕术》

其大意就是,取来一些烧开的热水,将其放进陶器之中,然后用丝织品把其进行密封,随后再将这个装有沸水的陶罐放置在深井之中,三天后就可能得到冰块。

所以,通过古人制冰的各种办法就能看出,我们的老祖先在智慧上不次于现代人,他们能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沸水制冰法,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藏冰方式,这就足以说明,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