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1、教育意义:启发后人,希望后人可以借鉴历史,不要在重蹈历史的覆辙。
2、现实意义:书中描绘的都是现实中确实发生的事,启迪人类的思想需要从教育中向好的方面发展
3、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狂人日记历史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鲁迅的《狂人日记》,影响了百年来许多中国作家的创作。如残雪《山上的小屋》余华《1986年》,刘心武在小说《班主任》中也有一句口号向狂人致敬: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些优秀作都是《狂人日记》在中国当代的生命延续。
狂人日记借用了西方小说的形式。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关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的不标年月的日记。
茅盾同样评价《狂人日记》具有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在狂人日记超越的象征主义的底色上,是鲁迅先生向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取到的真经。
狂人日记历史意义
1、文学意义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2、社会意义
《狂人日记》发表于“五四”前夕,在这以前,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刻画这个“迫害狂”患者,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做出惊心动魄的概括。这篇前所未有彻底精神的小说的发表,吹响了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
《狂人日记》简介: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1]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狂人日记历史意义
鲁迅的《狂人日记》刊登于《新青年》月刊4卷5号,这一切不论对鲁迅,还是对《新青年》的影响都是历史性的。
《新青年》从文化启蒙的理念出发,不再被动地接受作者的自然来稿,而是组织约稿。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积极后果: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继承期刊的文化立场;编辑所编发出来的作品体现期刊的文化诉求;读者所阅读的作品渗透了期刊的文化期待。
《狂人日记》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新青年》从刊载《狂人日记》这一期开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以这样想象:《狂人日记》播下了五四运动的第一个种子,《新青年》月刊4卷5号刊吹响了五四运动的战斗号角。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