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0-29 18:31:01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浏览 840601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0-29 18:31:01

《保卫黄河》的作者冼星海在民族危机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受到诗人光未然词的影响,写下了《保卫黄河》这首歌。他感受到国人应该发出怒吼,为国而战。

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唱出了全国人民当时的心声,也代表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力抗击,唱出这首歌之后,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之心。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保卫黄河》歌词简单,但是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母亲河黄河的热爱,每一位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祖国,守护黄河。冼星海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歌的创作,可见他当时的爱国之情非常浓厚,也非常的激动,这样的爱国音乐是值得尊重的。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