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因为它有“木马计划”。
其实大米在装袋时,虽然表面没有肉眼可见的虫子,但是不少大米有可能上面会有虫卵,这东西并不是肉眼可以分辨的,大家常见的“米虫”其实就是由虫卵长成的,另外这种“米虫”因为形状像大象,通常也被称为“米象”。
一旦米粒上被米象蛀咬,里面的淀粉就会更容易吸收环境里的水分,供米象饮食。米象也会把虫卵产在籽粒中,形成“卵窝”,然后用其分泌物将窝口封上。等到半个月以后,只要光照、湿度、温度等条件达到,虫卵就可以孵化成蛹。
另外,米象在繁殖期,不仅将卵产在仓内,也有一部分飞到田间地头,产在麦穗或稻穗的籽粒里。这样蛀咬后的籽粒被装进米袋中的时候,虽然是密封的,外界的米象无法进入,但米袋处在温度20-40摄氏度,湿度在60%以上的阴暗环境中,籽粒中的虫卵就会孵化。所以,米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米象妈妈们的“木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