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
主要是清理越冬场所,减少基数,杀虫灯诱杀成虫,向心叶撒颗粒剂,喷施孵化盛期喷施辛硫磷或甲维盐等。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或频振灯在夜间诱杀成虫。玉米螟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秋收后或春季4月前,处理玉米、高粱等的秸秆、穗轴。
主要以幼虫蛀入茎秆取食为害,影响养分输导,且蛀孔处易被风刮折。穗期也喜蛀食雌穗,使子粒缺损霉烂。苗期蛀食心叶,心叶展开后有排孔状受害状。。
玉米螟一年发生2-3次,一代为害春玉米,二、三代为害夏玉米。在北方地区一年2-3代,以老幼虫和少量的蛹越冬。玉米螟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5月下旬开始,第二代8月份开始。。
玉米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
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害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50%辛硫磷1公斤加水10公斤,用过筛的炉灰制成颗粒剂,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撒入心叶防治。防治在穗期可用药物防治,也可以用赤眼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