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更羸”,战国时期著名的魏国大臣,著名的射箭能手。成语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现用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更赢与魏王处高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臣为。
惊弓之鸟的意思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例句向来态度挑衅的报业已经成为~。。
造句:1. 惊弓之鸟飞不远,惧败之人业不大。2. 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有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就逃。3.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4. 听说解放军来了,那些土匪就像惊弓之鸟,四处逃散了。。
1、成语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更羸。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现用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出自于《战国策· 楚策四》。2、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打猎。远处有只大雁飞来,更雷指着大雁对魏王说:我可以不用箭,。
1、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更羸。惊弓之鸟出自于《战国策· 楚策四》。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2、《惊弓之鸟》是虚构的故事。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2、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3、“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1、本意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2、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3、【汉语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也作“伤弓之鸟”。同“惊弦之鸟”。 这里的“惊弓”是倒装的,其意思是“为弓。
你好,惊弓之鸟是一种常见的游戏,下面是该游戏的规则:1. 游戏人数一般为两人或以上,但至少需要两人参与。2. 所有参与者站在一起,其中一人被选为“惊弓之鸟”,其他人是观察者。3. "惊弓之鸟"必须保持安静和静止,不可以有任何动作或表情。
造句:10. 敌军连吃几次败仗,已经成了惊弓之鸟。11. 被释放的肉票,像惊弓之鸟,带着仓惶的眼神。12. 警方已全面发布追缉令,罪犯者已成为惊弓之鸟,惶惶难安。13. 从战场历劫归来的战士难民,有如惊弓之鸟,寝食难安。。
更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魏国大臣,著名的射箭能手。典故: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你眼前。”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
1、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的是更羸向魏王展示虚射箭而将受了惊吓的鸟打下来的故事。原指以巧制胜,现用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惊弓之鸟”的意思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
1、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听到每一响声都如同惊弓之鸟。2、那些溃败的军队已是惊弓之鸟,听到鞭炮声,却也吓得四处走避。3、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惊弓之鸟怎样造句强烈地震后,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稍有。
更羸_词语解释【拼音】:gēngléi【解释】:1.人名。古代的善射者。【例句】:古时候魏国有个著名的射手叫更羸,他射箭百发百中,大家都管他叫”神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