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
意思是怀有大慈大悲,善良的心,救助那些有苦难的人。
出自孟子。作品出处说明如下:《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1、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
怵惕恻隐之心 : 意思 是惊慌恐惧而又同情之心。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非《论语》,怵惕:惊惧。恻隐:哀痛,同情。怵惕恻隐之心什么意思怵惕恻隐是惊慌恐惧而又同情的意思,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非《论语》,怵惕:惊惧。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