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路线:实习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实习基地。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二、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No.1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处路北侧。
(1)观察响山花岗岩岩体及其次生构造、地貌。
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中粗粒碱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大于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小于5%。
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三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2)观察花岗岩地貌。
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No.2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l)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展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之。
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处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以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死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扬,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观察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I、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观察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大于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状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观察节理。
岩石中可见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No.3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处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的观察及判别。
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观察。
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小于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浆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褶皱构造的认识与观察。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No.4
位于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1)观察松散堆积物,分析其形成环境。
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大于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砂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大于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No.5
位于秋子峪村北约700m处公路西侧采石场。
(1)观察褶皱及其伴生构造。
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为一直立背斜(图4-20)。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颗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大于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侵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2)观察断裂构造。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大于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张节理。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素描图,确定褶皱类型。
图4-20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据林建平等,2005)
三、回顾与思考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3)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
(4)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5)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