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外交官和考古学家奥斯汀·亨利·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发现了亚述猎狮浮雕。1840年代,莱亚德在奥斯曼帝国活动时,发现了一些古代碑文和浮雕。大英博物馆不仅收藏了这些文物,还继续资助莱亚德的考古事业。
后来,当地人霍尔木兹·拉萨姆(Hormuzd Rassam)开始担任莱亚德的助理和学徒。他随后到牛津大学正式学习了考古课程,成为亚述考古专家,并加入了英国国籍。
1853年,拉萨姆在亚述巴尼拔的宫殿发掘出一批重要文物,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亚述巴尼拔猎狮的浮雕。随后,这些浮雕被送往大英博物馆。
对于这种行为,拉萨姆曾经说:“因为既定的规则是,只要一个人新发现了一座宫殿,其他人就不能再干预。因为我是大英博物馆的代理人,所以我要为大英博物馆确保其安全。”
1849年,莱亚德出版了《尼尼微古迹手册》,这激起了英国,甚至整个欧洲民众对亚述的极大兴趣。历史学家、教授霍尔格·霍克(Holger Hoock)在其著作《想象的帝国:英国的政治、战争和艺术》(empire of the Imagination: Politics, War, and the Arts In the British World, 1750-1850)中指出,大英博物馆在该地区积累的文化财富引起了其在欧洲的竞争对手的嫉妒。
1851年,法国内政部长下令制作利西亚和亚述人的浮雕模型,并资助本国人在该地区进行新的探险。而在短短几年之内,美国史密森学会和奥地利、瑞典的博物馆在奥斯曼帝国的代理人,都希望得到古亚述王国的文物。
亚述热在欧洲爆发20多年后,奥斯曼帝国颁布了更多的文物保护法。假如这一举措早一些实施,或许埃尔金大理石雕和佩加蒙祭坛等重要文物的命运会改变。德保罗大学的考古学教授莫拉格·克塞尔(Morag Kersel)在其中东考古学著作中指出,1874年颁布的《奥斯曼文物法》专门针对“欧洲对该地区的兴趣”而制定。
1884年,一部更有力的文物保护法宣布了该国文化遗产的国家所有权。虽然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英国促成了当地一项新的文物法的通过(1924),允许当地的文物出境,但伊拉克博物馆的馆长被赋予了选择出境文物的权力。
亚述猎狮浮雕的展出势必会引起人们对亚述文化的新一轮兴趣。不过,和19世纪不同的是,展览还彰显了现代博物馆的权力和职责,并提醒着人们国家独立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而假如逝去了两千多年的亚述巴尼拔泉下有知,他也定会希望,自己的雕像和相关文物,能以正常的渠道“访问”英国,而不是通过被掠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