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天下大治,国家富强,声威远播,唐太宗免不了自满起来。为庆贺对突厥作战的胜利,他大宴群臣,从中午到黄昏,还不停歇,下令掌灯,接着夜宴。大殿里点起无数枝蜡烛,如千丛火树,万朵银花,光彩夺目,照耀如同白昼,太宗大喜。
隋炀帝的萧皇后,被敬为国宾,供养在宫中,这时也来赴宴。唐太宗见是她,问道:“萧娘娘,我今天的场面怎么样?”
萧后道:“也算得上是光辉灿烂的了。”
太宗又问:“比当年隋场帝如何?”
萧后道:“陛下是开国圣君,隋炀帝是亡国昏君,怎去比他?”
太宗已经半醉,道:“说说不妨。”
萧后道:“隋场帝夜宴,从不举火。”
太宗问:“不举火,光从哪里来?”
萧后道:“他令东海一带会水的民众,潜入百丈深海,取来上万颗最大的夜明珠,晒足了太阳,在宴前装满大殿的天顶、梁柱和四壁。待夜幕降临,万颗明珠光明突放,人在其中,就像置身天廷星海,飘飘然有神仙飞升之志。唉,为取得那些明珠,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妻离子散,流落失所。这全是亡夫做下的孽事,我今天说它又是为什么呢?”
太宗忙说:“对、对,隋杨帝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太不应该了!”
可是他心里却着实羡慕得很。
《十思疏》写道:“大树以根为本,水流以源为本,国家以德为本。皇帝日理万机,天下命运在于一身,若是不能居安思危,以俭戒奢,就像掘断树根,填塞水源,摧毁德义一样,要求得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历朝历代的帝王,能善始的很多,能善终的极少。因为他们在患难中,能够诚心待人,顾念百姓;等到功成名就便志满意得,纵情享乐,目中无人,更不会去顾念百姓。人们得不到皇帝的恩惠,反要去受污吏的残害,自然心生怨气。古代大儒荀子说:‘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覆舟巨浪的产生,就是人们怨气积聚的结果。”
“所以臣劝陛下碰到以下十种情况,都要用心细想,明白后方可行动:
一是遇着可以满足欲望的机会,要想到知足长乐;
二是计划有所作为的时候,要想到适可而止;
三是处在很高的地位,要想到谦虚谨慎;
四是在功业盛大的时候,要想到大海接纳江河的气量;
五是在观赏游猎的欢乐气氛中,要想到不能漫无节制;
六是担心懒惰松懈误事,要想到做事做人有始有终;
七是担心闭目塞听被人欺骗,要想到虚心接受臣下的意见;
八是害怕被恶人坏话包围,要想到养一身正气镇住恶人;
九是将颁发赏赐,要想到不要只因为心里欢喜而赏错了人;
十是将判定刑罚,要想到不要只为发泄怒气而滥罚无辜。”
唐太宗看了《十思疏》,想到在夜宴上流露出来的骄心与惰心,顿觉满面羞愧,对魏征的及时提醒十分感激。
几年后魏征死去,唐太宗大哭,道:“用铜作镜,可以正衣冠;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用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一去,我今后再凭什么来知道自己的缺点呢?”